去有花开的地方!“2023艺术旌阳”闪耀开启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3-10-16 16:11

近日,“2023艺术旌阳”艺术节于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闪耀开启。本次艺术节由中共德阳市旌阳区委、德阳市旌阳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德阳市旌阳区委宣传部、德阳市旌阳区教体局、德阳市旌阳区融媒体中心承办,中央美术学院国家艺术与文化政策研究所、青年艺术100提供学术支持,北京名泰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北京小天才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北京时代在召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执行。

图片

2023艺术旌阳以“‘去有花开的地方’城乡生长计划”为主题,该主题在旌阳区新城乡场景下提出,以艺术疗愈为宗旨,延续了艺术疗愈公益计划“Hope Flower”对美好与希望的追求。“花”象征着欢乐、生命、青春、美丽、灵感和更新,本次艺术节的愿景是在2023年播撒希望之种,引导参与其中的城乡居民和游人观众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美好,前往“花开绽放”的美丽城乡,实现自我和他者的情感疗愈。

2023艺术旌阳以“一核两校两翼一线”的模式展开,以文德国际会展中心为核心,联动黄河路小学和庐山路小学,辐射红伏村片区、桂花村和高槐村片区这两翼,贯通龙高路沿线。艺术节包括多元形式,即艺术展览、艺文活动、专家研讨会、高校社团、美育基地,联动业内外专家学者、艺术家、院校师生、城乡居民、外来游客等共同参与,充分考虑不同地点的特质进行规划设计,在旌阳区域创造一个艺术与社群相互交融的创新演绎场景,坚持文化自信,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用艺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9月22日,旌阳区委书记、天府数谷党工委书记、天府旌城党工委书记谢斌,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力,旌阳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得立,旌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唐平,旌阳区政协主席谢坤,德阳天府旌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姜俊,德阳天府数谷党工委副书记、服务中心主任、管委会主任吴健,旌阳区委副书记王健民,以及数十位艺术&美育专家和艺术家们,旌阳区文联、美术教师代表、媒体代表,川渝各高校的120余位学生代表,共同出席开幕式。

图片

2023艺术旌阳开幕&展览现场

今年,艺术旌阳,特别邀请了19位不同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文化企业家等从艺术和美育两个维度,进一步深化艺术旌阳及旌阳全域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的建设成果,以“主题发言+圆桌讨论”的形式聚焦艺术与美育领域的多重议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探究在城市、乡村空间中艺术与美育发展的新观点、新主题、新方式,通过研讨会跨学科、多视角的交流与碰撞,为在地活力的激发与乡村社会、城市文化生活和产业联动的互导献计献策。研讨会中,专家们从不同角度深入讨论,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见解和启发。

图片

城乡艺术与美育发展研讨会现场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双聘教授黄隽谈道:“美育需要百姓的多方面参与,要和市民发生更多的关联,通过市场的动力和市场机制让老百姓得到多层次的感受。市场机构也会因为百姓的自愿付费从而更关注百姓的需求,更关注社会的需求以及政府的需求,这样才能实现美育产业的财务可持续,使其更深入人心、历久弥新。”

国家文旅部中国社会艺术协会副主席、中央财经大学画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双聘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研究员余润德说:“艺术在这个时代需要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个强化的作用。因为在艺术的强化中,它不仅仅是获得生活环境条件的改善,更重要的是激发人们创造力的精神,还有实现商品的艺术赋能与商品结合产生规律,从而对社会价值产生巨大贡献。所以说艺术在这个时代当中与社会的连接,它只能是越来越持续的,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发展。”

图片

展览现场

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全国城雕委艺委会副主任、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民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民盟天津画院副院长、英国皇家雕塑协会会员景育民认为:“艺术创作,特别是公共艺术创作,它具有很强的社会学价值,它更强调关系美学。这句话延伸了或者深化了在地化的概念,在艺术创作中要思考区域环境、历史文脉、场域品性、地区风土人情以及民众生活方式的关系。”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青年艺术100联合创始人彭玮谈道:“乡村和城市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其之间的空间资源应是流动且互通的。想要长久的发展,构建整体城市文化的精神区,融合当地特色文化景观、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不断地凝练当地居民的精神力量和归属感非常重要。用艺术手段可以实现的就是巩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联结,让人们得到身份回归和认同,从而促进不同空间之间的连通和联动,进而推动产业升级。”

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副院长、艺文力创始人汪莎说:“美丽中国是一条道路,是一条由行动者构成的道路。这条道路上曾经行走过梁漱溟、费孝通、陶行知,他们如火光升腾成思想,他们如磐石沉淀为道路,现在这条道路也指引着所有愿意相信与实践的同行者不断向上向前。”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基础教学部主任赵琦认为:“可持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居民要有参与权,要能让居民在其中自治自理,在这个过程当中希望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能参与进行共建运营。”

中国校外教育杂志社社长、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组委会秘书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宣教专委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黎建说:“首先,孩子们要学会欣赏美,能够看得懂美,其次才能够去分享,最后才是呈现创造。校外教育的目标就是让更多的人能够走到前两个环节,看得懂美,也能够分享美,这才是我们进行校外教育的根本。”

图片

展览现场

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雕塑家协会会员、“德阳庾氏泥塑”区级非遗传承人庾艳谈道:“四川的孝文化、三星堆文化等都让我们这些老百姓都得到了很强的幸福感。我们也曾组织过很多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的活动,尝试以不同方式将非遗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共同把非遗传承下去。”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力谈道:“艺术旌阳项目逐渐成长,出现过发展中的问题,但也凝聚着思考。过去我们更加强调发生什么,但是现在我们更多在考虑沉淀了什么,这是一种思考力的体现。感谢研讨会的所有嘉宾,不仅推动着思考力,而且提供着思考的方法论和观念,这是艺术旌阳的一种幸运。不同的看法和立场,在不断地碰撞和讨论过程里面形成一种机制,这是一种向善、向美、向未来、向阳光的方式,这是艺术旌阳的正能量的体现,是所有参与者共同建构的一种正向关系。”

赵力认为,“这次研讨会提供了一个深入思考城乡融合发展的机会,强调了艺术与美育在这一进程中的不可或缺的角色。希望这些讨论能够激发更多创新和合作,推动旌阳甚至更多城乡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图片

美育活动、高校社团等活动现场

图片

校园艺术共创街区

据悉,本次艺术节将持续到10月22日,其中公共艺术展部分和旌阳校园艺术共创街区,将作为长期项目留在旌阳,让艺术之花在这里一直盛开,不断用艺术推动文化繁荣。

编辑:黄茜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