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感悟:白云山之旅

南方都市报APP • 非虚构写作
原创2023-10-16 17:44

白云山之旅

◎作者:广东实验中学初三(14)班 杨方若 指导老师 楚云

周末与家人同游白云山,踏秋光,慰风尘。

从南门出发,扑面而来的便是虫鸣与嫩草的山里气息。片片绿荫蓊蓊郁郁,“乐昌含笑”(一种树)随处可见。只是由于上山气短,矫首昂视之际便不免有些酸痛了。却也无妨,还好那林间泉水浸过一般的清凉渐渐消除了所有的酸胀。

直奔九龙泉,罕见游人寥寥,于是能够独享云山春景。仰望坡上的巴西野牡丹,它们虽是来到这异国他乡,但依旧倾其所有地盛放,粉红花瓣似公鸡的红冠。翠绿的松柏是常年矗立着的,兀自沿竖直方向挺立,如一劲健老者。拾级而上,到达九龙泉的二层平台,方才一览全貌,将步行的所至尽收眼底。自下看,一层平台如一玉盘伸出,青石板上雕有九条盘旋的龙,似互相追逐嬉戏;转身望向九龙泉的亭子,两根粗如石磨、高达三米的石柱坐镇亭前,九条巨龙环绕,龙须硬挺、龙眼如铜铃,有破石而飞之势。亭柱上一副行书的对联行云流水、飘逸自在,上联题了“九龙蟠北岭山川遐迩记名泉”,下联“百粤蔚南天风流鸣()世”,中间那字却是难以辨别,经亭中一位老人指点才知为“盛世”。

走进泉眼处,只瞧见一干涸的水池,并不见泉水踪影。正发呆疑惑时,听老人朗声道:“传说,先秦时期广州一带瘟疫很严重,方士郑安期为了救老百姓,来到白云山寻找一种叫做九节菖蒲的灵药。他找了好久没找到,实在是口渴,突然见到有九个童子在玩游戏。不久,他们化作九条彩龙腾云而去,而清甜的泉水从小童离去的地方喷涌而出,九龙泉因此得名。为保护水源,这里现在用喷水器来代替泉水。”不禁感慨,当年郑安期“为生民立命”的担当与道义感动天地降泉,如今人们反哺保护大自然。

再沿泉后一蜿蜒小路往上爬,也是悄怆幽邃,只听得叶落风声。爬到摘星亭,方才懂得何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向山下望去,即可俯瞰青青山岭、巍巍羊城。远处,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在阳光照耀下展露无遗。头顶上便是万里无云的苍穹,湛蓝如海,“手可摘星辰”一点也不夸张。登临云山的文人墨客,是否会预想到千百年后,广州的“小蛮腰”直上云霄呢?

游毕,下山。心中一份碧绿的希望与神清气爽却还在,使我屡屡心头痒痒,想再来一次白云山之旅。

平台简介

南都校探公众号下属的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主要面向中小学生,聚合优秀师资,提供别具一格的写作主题,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主写作。每周精选部分优秀作品刊登于报纸,并邀请名师名家点评作品。同时也会不定期举办特设主题征文活动,并提供南都小记者培训课程,扫下面二维码关注南都校探一起写作吧!

B.jpg

编辑:游曼妮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