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门市立足侨乡特色,大力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并初步创建了国家最美乡村、休闲乡村、旅游重点村等6个乡村项目,创建了省级特色名村、示范村、旅游村14个,且高标准启动并打造了7条乡村振兴示范带,为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生态积极贡献。
为了让更多人领略江门乡村之美,南方都市报联合中国电信开展“特约——带你看最美乡村”主题策划,展示江门乡村的独特魅力。
赶紧为您心目中的江门最美乡村投票吧,投票截止时间10月25日。“特约——带你看最美乡村”主题策划活动
蓬江区
杜阮镇上巷村
上巷村是杜阮凉瓜核心产区村之一,着力发展集休闲、美食、观光于一体的文旅新业态,打造“村美、民富、业兴”的美丽乡村示范村,获得省“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凉瓜专业村、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市基层党建示范村、市生态村等称号。
上巷村
杜阮镇长乔村
长乔村以文明新风赋能高质量发展,获得全国文明村、省卫生村、省宜居示范村等称号。作为美丽乡村示范村,长乔村致力建设集文化、生态、环保、休闲为主的生态休闲村落综合体,打造工业生态融合的宜居乡村。
长乔村
荷塘镇南村村
南村村是革命老区村,以打造宜居宜业宜旅美丽乡村为目标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建设39个小公园和观景平台,连片打造荷塘月色公园,建设亲水栈道和游客驿站。并结合本村人文和景观的实际,把廉访胡公祠改造为红色文化展厅,展示荷塘镇、南村村的红色故事以及南村村乡村振兴的变化及成果。
南村村
棠下镇良溪村
良溪村“依山造屋、傍水结村”,近年来,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发挥人文、历史底蕴深厚和侨贤资源丰富,以党建为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力争建设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打造特色产业,持续扩大良溪沃柑、罗氏柑普茶特色农特产品的影响力、知名度,良溪牌坊、青云路、罗氏大宗祠……一个个深涵韵味的元素,也让良溪迎来新机遇。
良溪村
棠下镇五洞村
五洞村以党建为引领,凝聚干群合力,瞄准牛肉餐饮产业发展方向,短短几年由一个穷村火速“逆袭”为“牛肉网红村”,带动村组两级收入突破700万元,带动周边400多名村民就业,提升人居环境,改善村民生活,为乡村注入发展新要素、新力量,实现振兴,完成美丽“蝶变”。
五洞村
江海区
彩虹村
2019年以来,彩虹村结合儿童公园项目对外开放使用,江海区对横坑经济社实施微改造工程,将居民楼刷成黄、橙、天蓝、浅绿色等斑斓艳丽的色彩,配色大胆,艺术感十足,为横坑经济社披上了七彩外衣,远远看上去仿佛是一幅五彩斑斓的油画。打造有彩虹村(网红村)一刻时光“粤书吧”,还有附近的白水带市集,为游客提供文化活动体验、非遗传承、文创展销的空间,感受到文化生活的熏陶,感受本地文化特色。
宣传口号:陶醉彩虹间,不虚江南行
彩虹村
礼乐英南村
英南村乡村旅游提质,不仅充分保护利用乡村古旧建筑,在青砖瓦房较为集中的聚兴里,实施历史建筑风貌工程,推广具有乡土特色、民族特点、地域风情的古典旧街,高质量完成党建公园、法治公园、七彩南堡、两河三岸景观、污水管网建设等民生工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英南村也成为人气火爆的“网红村”。
乡村发展理念:农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赋能高质量发展
英南村
礼乐跨龙村
跨龙村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充分利用跨龙古桥及连片古村落的资源优势,依托古桥、古榕树、牌坊、一河两岸人文景观,突出“礼乐水乡”的五大古韵元素,从“古韵”上做好文章,重点提升跨龙古桥周边环境,以古巷、牌坊为起点,串联古巷周边的各个节点,打造成为具有礼乐传统文化风情的旅游目的地。
乡村发展理念:古村落焕发新活力,打造传统文化风情的旅游名片
跨龙村
外海街道直冲村
直冲村地处江海区外海街道腹部,村内有以平王陈公祠、可南陈公祠、蒸育陈公祠、瑶琳陈公祠、敬禾堂、遜舟祖祠堂为代表的宗亲祠堂、侨房等文化遗产保护完好,乡贤廊记载着本土乡贤文化、侨文化,传承和弘扬着直冲村优秀文化传统。发动华侨和外出乡贤捐资完善乡村基础设施,以侨为桥、架桥为侨,侨的联系紧密,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农村基层治理有效。
直冲村
外海街道七西村
近年来,七西村先后荣获“江门市卫生村”“江海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江海区农村工作突出贡献集体”等荣誉称号。2020年、2021年,七西村代表江门市迎接省第三方评估组实地考核评估,为江门市在省2019年度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位列粤西片第一名、2020年度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位列粤西片第二名作出了贡献。七西村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紧扣“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要求,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之“点”推动乡村振兴之“面”目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常态化,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共建整洁、和谐、优美,舒适的美丽乡村。
七西村
新会区
会城街道茶坑村
茶坑村位于新会会城南部,是近代维新先驱梁启超的故乡,是新会陈皮核心种植区,素有“启超故里,陈皮之乡”的美誉。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先进的治理理念,先后获得“中国传统村落”“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广东省乡村振兴优秀村”“广东特色产业名村”“江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江门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茶坑村
崖门镇京梅村
京梅村位于崖门镇西北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蔡李佛拳”发源地,村内有国家一级保护的洪圣始祖馆,康王庙、陈享故居、明代碉楼、清代祠堂等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的历史建筑。京梅村文化底蕴深厚,先后获评“中国十大美丽乡村”“国家AAA旅游景区”“中国传统村落”“广东省美丽庭院示范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江门市乡村旅游示范村”“江门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京梅村
睦洲镇石板沙村
石板沙村是西江上的一个小岛,位于新会区睦洲镇最东面。地理位置独特、环境恬静、民风淳朴,岛上居民世代以务农或捕鱼为生,以黄沙蚬而著称,与黄鱼和河虾誉为石板沙“三宝”,有着极富浓厚乡土风情的疍家文化。先后被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9中国最美乡村”“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广东文化旅游名村”“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石板沙村
大鳌镇东风村
大鳌镇东风村位于大鳌镇中心东部,毗邻中山横栏,与东卫、东升接壤,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鱼塘发包和土地出租。该村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南美白对虾专业村”“广东省文明村”“广东省卫生村”“江门市文明村”“五邑名村”“五邑示范村”“江门党建基层示范村”“江门市生态村”等光荣称号。
东风村
大泽镇莲塘村
大泽镇莲塘村位于新会区大泽镇的东大门,辖区面积2.79平方公里。莲塘村充分利用新会古典家具城坐落在本村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红木家具产业以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创建无邪教示范村”“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江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江门市生态村、新会区“经济发展先进村”、农村“三基四化”专项治理先进村等多项荣誉。
莲塘村
台山市
都斛镇大纲村
大纲村是革命烈士林基路的故乡,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22年入选中组部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美丽乡村试点。依托林基路生平事迹展、初心大讲堂、林为干科学家精神展馆、中共都斛镇委党校、红色驿站、党建书吧、中国共产党台山历史展览等红色教学点,成为弘扬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阵地,每年吸引超2万人次前来参观学习。
乡村发展口号/理念:以教育培训促农文旅深度融合,建设红色大纲村。
大纲村
斗山镇横江村
横江村始建于明代,先后获评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江门市基层党建示范村、江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横江村红色底蕴深厚,孕育了黄新波、黄艺华、梁操政等一批革命先贤,位于横江村内的烈士陵园巍然矗立、黄新波版画艺术园崭新亮相、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引领新风,勾勒出一幅藕香荷韵、稻香鱼肥、房前有花、墙上有画、党建“红”散落在村头巷尾的秀美画卷。
乡村发展口号/理念:薪火筑基 红色横江
横江村
端芬镇海阳村
端芬镇海阳村是省乡村治理“百镇千村”示范村、省“一村一品”水稻和丝苗米专业村、江门市“红色美丽侨村”。海阳村以“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重点发展大米、鳗鱼等农业特色产业,依托乡村振兴示范带、海口埠、东宁村等优势资源,发展文旅融合产业。
乡村发展口号/理念:发展农业+旅游特色产业,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
海阳村
海宴镇五丰村
海宴镇五丰村坚持以党建带侨建,深入推进“侨都赋能”工程,凝聚侨心侨力,全力做好乡村振兴“侨文章”,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五丰村现有多家经翻新改造的东南亚风情民宿,同时建设游客咨询集散中心、9个游客休息凉亭、10个小庭院绿化、主干道铺建柏油面美化、中心广场、东南亚风情公园、表演馆、街道装饰、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民宿、餐饮、购物商店、统一铺设线路管网、村内公共区域亮灯工程和公共配套等,绿化面积达9550㎡。
乡村发展口号/理念:以侨搭桥,农文旅融合发展
五丰村
台城桂水村
桂水村位于台山市台城西郊,面积3.9平方公里,下辖11条自然村,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桂水村坚持规划先行,实施49间农房微改造,保留侨乡风韵,建设“四小园”和湿地公园,提升一河两岸景观,推动和美乡村建设。
乡村发展口号/理念:以桂为味、以水为美
桂水村
开平市
大沙镇大塘面
大塘面利用本土资源优势,结合四季农时举办品牌活动,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地方文化自信和经济发展,先后获“江门市网红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等称号,是开平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生动实践。乡村发展理念:打通“两山”双向转换通道,共建共享“美丽经济”。
乡村发展理念:打通“两山”双向转换通道,共建共享“美丽经济”
大塘面
大沙镇岗坪村
岗坪村深入实施“茶乡先锋”工程的党建项目,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生产模式,打造以“天露仙源”品牌为龙头的茶叶生产基地。2020年,岗坪村被评为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茶叶)。
乡村发展理念:以茶兴农促发展
岗坪村
百合镇茅冈宝顶村
百合镇茅冈宝顶村是著名革命烈士周文雍的故乡,是中组部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试点。赓续红色血脉,打造开平红色文化高地;保护和利用周文雍故居,打造侨乡党员精神家园;党建引领高标准建设和美乡村,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案例。
乡村发展口号:红色茅冈宝顶,党建引领闯出一条蝶变路
茅冈宝顶村
塘口镇裡村村
裡村村位于开平市塘口镇西南部,是赤马线、开平市“邑美侨乡,世遗风韵”乡村振兴示范带、世遗廊道交会处的明珠。地理位置优越,风景如画,人勤物丰。近年来,塘口镇裡村村以党建引领,不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探索“村集体+企业+村民”模式发展碉楼文旅产业,推动裡村村高质量发展。凭借辖区内凤朝裡文创园与“侨家家访”等文旅项目,村集体经济收入屡创新高。
乡村发展口号/理念:“筑巢 引凤 生金蛋”三步走盘活世遗廊道周边房屋发展文旅项目
裡村村
塘口镇强亚村
强亚村是中国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广东唯一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所在地之一,是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塘口镇)的核心区,具有自力村碉楼群、方氏灯楼、圣母庙、驸马方公祠、油菜花景观和广陵水乡等丰富的碉楼文化和自然资源。近年来,强亚村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文旅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围绕“侨乡碉楼,古韵村落”定位,擦亮世遗金字招牌、发挥文旅特色优势、振兴产业全面发展,依靠坚持党建引领、打造美丽乡村、推动产业发展三大举措,在2020至2022年间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三项国家级荣誉。
乡村发展口号/理念:侨乡碉楼,古韵村落
强亚村
鹤山市
雅瑶镇陈山村
陈山村总面积3.76平方公里,下辖6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2114人,是“中国油画第一人”李铁夫的故乡,打造了李铁夫故居、铁夫画阁、陈山村史馆、李超故居、铁夫文化广场、陈山火龙文化馆等设施,先后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省名村、广东省古村落。
陈山村
宅梧镇靖村
靖村主打红色农旅,以鹤山市打造“千里步道”为契机,以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和半岛公园、桃花驿为核心,充分利用宅梧河一河两岸的自然景观,整合红色资源,串珠成线,打造成为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乡村旅游、农业观光于一体的省级红色旅游目的地。
靖村
共和镇来苏村
来苏村建村近千年,素有“千年钟氏村”之称。村内道路干净整洁,基础设施完善,茶香满园、山水人家、兰石映波、纱帽揽胜,特具文明气息,群众享受共建共治的建设成果。来苏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称号。
来苏村
古劳镇双桥村
双桥村位于古劳镇东南面,北背西江,沙坪河从南绕过,下辖34条自然村,户籍人口约3293人,属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带区域,辖内有国家AAAA级旅游区——华侨城古劳水乡旅游区。舟动十里碧波,鱼翔百亩水塘,茂榕散落腴土,河网纵横交错是双桥村的真实写照。
双桥村
鹤城镇五星村
鹤城镇五星村委会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位于鹤城镇西部,全村总面积约9平方公里,共有8条自然村,389户,1332人,其中党员61名,是龙眼荔枝之村,拥有特色客家黄酒,获评“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
五星村
恩平市
牛江镇昌梅村
昌梅村位于恩平市牛江镇南面,人杰地灵,人文气息浓郁,是“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故里。昌梅村特色旅游资源丰富。村内建有冯如故居、冯如文史馆、恩平拉美华侨华人展览馆等设施。还有慈悲宫、新佑盛庐、榕荫胜景等自然文化和人文资源,是国家级万亩水稻生产示范基地和万亩马铃薯生产示范基地的核心区,文旅、农旅资源丰富。
昌梅村
圣堂镇歇马村
歇马村地处恩平市圣堂镇南部,歇马先祖原居南雄珠玑巷,元朝至正年间(公元1342年-1352年)南迁定居恩平市圣堂镇歇马立村至今已繁衍了二十三代,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歇马村先祖虽以务农为生,但也十分重视兴教育人,世代秉承“笔筒量米也要教子读书”祖训,创立“学谷”奖励制度,并先后建起缉熙堂、励志园、云岩仙馆、社学、荣华书室、马尾书馆等。
歇马村
君堂镇黎塘村
君堂镇黎塘村被誉为“恩平华侨历史第一村”,是恩平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交通便利,村内环境优雅,村庄建设独特,华侨文化浓厚。黎塘村拥有37栋碉楼,这一数量在整个广东省乃至全国村一级都是罕见。村内建有华侨华裔第一位杰出的特技女飞行家和唯一载入美国航空史册的华侨女飞行家张瑞芬的纪念馆。在黎塘碉楼文化广场屹立着张瑞芬铜像。
黎塘村
那吉镇云礼石头村
云礼石头村位于那吉镇,始建于600多年前的明朝洪武年间,布局别致,石径通幽,古榕参天。石台、石凳、石房子、石村道、石塘基、石围墙、石垒菜园等各种石头建筑巧夺天工,既有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特色,又有岭南和五邑建筑的独特风格,是罕有的石头古村。
云礼石头村
横陂镇蓝田村
蓝田村位于横陂镇南部,是革命老村,村内的古城墙、古炮楼等历史古物,记载着该村的历史变迁,革命气息浓厚,现有得胜楼和国祥楼雄踞蓝田山顶。蓝田村内的古树公园内古树参天,树林葱葱郁郁 、虫鸣鸟悦。还有蓝桃亭、得胜楼、古井古泉、第一古巷等,充分展现了蓝田村的自然之美、历史之悠久。
蓝田村
采写、整理:南都记者 严亮 实习生 吴淑桢 王
编辑:严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