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马辉 通讯员冯建奎 记者从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获悉,2020—2022年广东开展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期间,共完成大型以上隐患点工程治理399处、中小型隐患点工程治理3626处。通过开展三年行动,29.1万名群众免受地质灾害威胁,减少潜在经济损失82.8亿元。
广东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
避险搬迁的村落1056处
2019年6月12日,广东河源市龙川县米贝村遭遇特大强降雨引发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村庄交通、通讯、供电、用水多处中断,大量村民痛失家园,当地地质灾害群防员及时组织全村377人转移到贝岭中学进行临时安置。
在临时安置点栖身的村民。邱展聪摄
如今在米贝新村,崭新的高楼拔地而起,新修的水泥路、崭新的路灯、宽敞的晒谷场和篮球场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村民搬进宽敞明亮的楼房。
米贝新村。冯建奎摄
“我亲历了龙川县‘6·12’特大强降雨袭击当晚的群众转移工作,房屋倒塌、田地被毁,让人非常痛心。看到如今他们入驻新家园,前后两个生活画面真是天壤之别。”当地自然资源所干部刘伟权感慨地说。
米贝新村的新变化,正是2020-2022年期间,广东大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取得良好成效的一个缩影。3年来,广东像米贝新村这样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避险搬迁的村落共1056处,有2.9万多名群众搬进了新居。
粤北清远,清城区迎咀赤狮坑村在一场强降雨引发的泥石流中痛失家园,涉灾人口200多人。
乘着广东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的春风,半年间,拥有23栋46座房屋及设备房、综合楼的赤狮坑新村建成,通过整村搬迁安置,受灾群众搬进新村、住上新房、过上新生活,重建了一个安全、舒适、美丽的幸福家园。
通过开展三年行动
29.1万名群众免受地质灾害威胁
广东地处岭南,丘陵山地多,地势起伏大,部分山坡陡峭,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再加上受工程建设影响,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威胁严重。
据统计,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启动前,广东全省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5800余处。其中,特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482处、中型地质灾害隐患点2560处,主要威胁村庄、学校、交通设施、旅游景区(点)、水利设施等,全省亟须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点综合治理。
2019年底,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通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广东累计投入资金58亿元,建成了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新技术手段运用、新技术装备配备、综合治理措施应用全覆盖的人防+技防体系,为人民群众构建了一道地质灾害安全防护网。
三年行动期间,广东共完成大型以上隐患点工程治理399处、中小型隐患点工程治理3626处,一道道坚固的边坡护梁犹如一道道“紧箍咒”,把危险的滑坡禁锢住。 一串串数字背后,串联着的是无数个家庭和受灾群众的幸福安康。通过开展三年行动,29.1万名群众免受地质灾害威胁,减少潜在经济损失82.8亿元。
在南粤大地的深山密林、陡崖峭壁,1.26万套地质灾害专业监测设备对2330处隐患点进行实时监控,山体的细微位移即可轻松感知并发出实时预警。3年间,广东共实现地质灾害成功避险27起,避免人员伤亡675人。
今年3月27日,广东全省正式进入汛期。入汛以来,全省共经受了26轮强降雨和“泰利”“杜苏芮”“苏拉”“海葵”“小犬”等5个台风袭击。特别是台风“苏拉”“海葵”,对沿海各地市造成重大影响,地质灾害防范形势非常严峻,但未发生因重大地质灾害造成的群死群伤事故,成功检验了广东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2020-2022)的成效。
2025年底前广东要建成
立体化监测等“四化”监测预警体系
“通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广东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大幅减少,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有效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要清醒地认识到,全省地质灾害防御形势依然严峻,仍存在薄弱环节。”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表示,当前广东地质灾害防治先进技术手段应用还有待加强,隐患识别、监测预警和风险管控能力还不足,综合防治能力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为进一步提升全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质灾害风险,千方百计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今年3月,经广东省政府同意,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下称“新三年行动”)。
“新三年行动”明确提出,2025年底前,要完成不少于100个乡镇1:10000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和不少于100处大型及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实施一批行业风险点综合治理工程。
到2025年底前,广东要建成立体化监测、标准化会商、一体化预警、网格化管理的“四化”监测预警体系,健全完善汛期地质灾害防御工作机制,形成一批实用性地质灾害防治关键技术成果,探索建立以地质灾害风险防控为主线的综合防治体系,全面提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推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新三年行动”期间,广东将实施地质灾害风险隐患调查评价工程、地质灾害风险隐患监测预警工程、地质灾害风险隐患综合治理工程、汛期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攻坚工程、地质灾害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工程、实施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制度保障工程等六大工程及19项重大措施。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新一轮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起步之年,完成年度任务对实现三年行动整体目标至关重要。该厅将在自然资源部和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下,与相关部门协同发力,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工作任务,为广东高质量发展创造平安环境。
编辑:马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