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本土、很南方,《鸡蛋叔叔》引起共鸣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娱乐
原创2023-10-20 15:35

由南方都市报社、N视频策划主办的年度大型音乐项目《岭南新民谣传唱计划》自启动以来,引发社会各界音乐人、学界专家广泛关注。目前征集活动收到超1000首原创岭南新民谣歌曲,相关话题浏览量数千万。

图片

“大阵象粤语合唱团”致力粤语文化和粤语歌曲的创作和推广。

一年前,广州成立了“大阵象粤语合唱团”,团如其名,致力粤语文化和粤语歌曲的创作和推广,制作人晴朗、词曲作者九时用茶等都是深度粤语歌歌迷,也是广东本地粤语歌曲的新锐力量。今年3月的时候“大阵象粤语合唱团”举行了“弦归正传”原创音乐会,著名词人周耀辉也来到现场,听完全部歌曲之后他把当晚的最佳给了一首新歌《鸡蛋叔叔》,因为他觉得这首歌很本土,很南方,有很明显的岭南情怀。

在《岭南新民谣传唱计划》社会征集歌曲中,《鸡蛋叔叔》(点击播放《鸡蛋叔叔》)因为触发集体记忆而收获共鸣,南都娱乐专访“大阵象粤语合唱团”制作人晴朗以及《鸡蛋叔叔》词曲作者、主唱劳伦斯,得知“鸡蛋叔叔”就是后者小学时代在校门口街边卖鸡蛋仔的叔叔,今年春节期间劳伦斯回到故乡和发小聊起,无意间得知“鸡蛋叔叔”已经去世,他特意回到学校发现周围已经物是人非,触景生情,然后写下了这首歌。

图片

《鸡蛋叔叔》词曲作者、主唱劳伦斯分享写歌故事。

共鸣

“鸡蛋叔叔”的确有原型

鸡蛋仔是岭南特色食物

劳伦斯是“大阵象粤语合唱团”的创团成员,现在一所艺术学校任教,流行合唱、声乐、音乐剧等都是他的教学范畴。接受南都娱乐记者专访时,劳伦斯透露,“鸡蛋叔叔”的确有原型,鸡蛋仔本身就算是特色的岭南食物,可以在广东的任何地方,可以在广州,也可以在香港和澳门,包括歌词里的“香蕉婶婶”,其实都是卖香蕉炸物的街头常见人物。

图片

“无论是鸡蛋仔还是炸香蕉,叔叔还是婶婶,都是街头小吃,都是代表一种食物,一个影子,一种氛围,也是儿时的记忆和文化”,劳伦斯说现在当然还能吃到鸡蛋仔,或者制作比以前更精良了,从街头搬到了商场,但是当年的味道没有了,“所以是一种回忆,岭南地区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小朋友可能都经历过,在很多学校周围都会看到推着车子卖鸡蛋仔的叔叔,很多人围在一起,那个场景,那种感觉,那个风味”。

劳伦斯说在“鸡蛋叔叔”的年代,鸡蛋仔每天的味道都不一样,因为没有标准,不是流水线作业,“但我们就是爱这种味道,每天都会有不一样的惊喜,甚至是不期而遇的。现在我们坐在空调房里,装修很小资,但每天吃的都是一样的东西,就不会产生更多记忆”。劳伦斯说《鸡蛋叔叔》创作出来之后,原本有木吉他弹唱版,就想留住童年时的纯真,“我觉得不只是鸡蛋叔叔走了,学校门口的很多小贩都不见了,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平凡人物,但他们走了,仿佛那个时代也结束了,我第一段的主歌写的是童年,第二段主歌就是写一个成年人面对现实生活”。

《鸡蛋叔叔》铭记的童年回忆,让很多人有共鸣,但劳伦斯说现在身为成年人,不仅仅是去缅怀童年生活,缅怀“鸡蛋叔叔”,感动过后还是要向前看,向前走。劳伦斯说岭南因为地域特性本来就很值得去回味和抒发,很多相应的故事和人物很有代表性,很多记忆不该抹去,“‘鸡蛋叔叔’其实是小人物,吃鸡蛋仔也是生活中的小事情,但代表着一种本真,美好就是值得留住,用音乐去留住当年的人和场景”。

氛围

越来越多的年轻创作人

开始创作和演唱粤语歌

《鸡蛋叔叔》是“大阵象粤语合唱团”正式推出的第一首原创歌曲,虽然做过“给十年后的我们”“岁粤如歌”“情歌的N种可能”“弦归正传”等系列演出,虽然部分团员都有原创能力,但经过一年时间的沉淀,终于推出录音室版本歌曲。“大阵象粤语合唱团”制作人晴朗接受南都娱乐记者采访时透露,在“弦归正传”原创音乐会上,《鸡蛋叔叔》并不是观众票选第一的歌曲,却是周耀辉最喜欢的歌。

图片

“大阵象粤语合唱团”制作人晴朗希望将来《鸡蛋叔叔》有更多版本。

“周耀辉说当天的原创歌曲都不错,都在流行曲标准之上,但《鸡蛋叔叔》跟其他的歌不一样,因为这是一首体现本土情怀的歌,很多歌是写共通的人生,比如爱恨情仇、社会观察,放在南方北方都可以,但《鸡蛋叔叔》很广东,很岭南,代表很多人的集体回忆,所以他最喜欢”,晴朗还透露,为了这首《鸡蛋叔叔》,邀请了青年漫画家喵9,不仅让他授权作品,还专门画了“鸡蛋叔叔”的形象,相当于由本土情怀的人共同把回忆做成作品,“我们花时间把喵9的作品做成MV,也正好迎合了《岭南新民谣传唱计划》这个项目,觉得都很契合”。

晴朗说因为《鸡蛋叔叔》属于集体回忆,希望更多人可以听到,也希望将来有更多版本。对于岭南民谣,劳伦斯就说当年的“广东乐坛”唱《小芳》等民谣歌曲的多是普通话,包括杨钰莹的很多歌曲都有岭南小调的成分,但当时的氛围没有往粤语歌方向发展。李海鹰创作的《弯弯的月亮》虽然有粤语版,但更为大众耳熟能详的还是普通话版。

劳伦斯说近些年广东地区涌现出很多用粤语演唱民谣歌曲的音乐人,比如邓志舜,所写的《天河先生》就很不错。晴朗也说,“大阵象粤语合唱团”也是发现这种趋势才坚定做下去,广东以及广州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创作人开始有意地创作和演唱原创粤语歌谣,“现在的广东已经是演唱会和独立音乐最活跃的区域,音乐从业者可以赚到钱,就会有更多的原创歌曲涌现出来,环境需要共同培育,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岭南新民谣传唱计划》也是给本地创作人机会,再加上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相信粤语类民谣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采写:南都记者 丁慧峰 实习生 潘婷婷

编辑:刘芳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岭南新民谣传唱计划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