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梁艳燕 通讯员程开春 近日,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的“中外人文交流广州(黄埔)教育创新区工作推进会”在广州市黄埔区举行。本次推进会聘任了12名国内研究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顶级专家作为创新区指导组专家;同时,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与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培训中心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共同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颁发聘书
创新区首批30所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相关负责人参与了此次会议。
会议现场
注入新动能,加快形成教育开放合作新格局
今年5月,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会同广州市教育局和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正式创建了全国首个中外人文交流广州(黄埔)教育创新区。
在10月18日上午的创新区工作推进会上,何宇鸿表示,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创新区的建设,是全面激活黄埔教育改革、开放与创新的三大举措,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创新区创建以来,黄埔区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亚运主题足球竞赛活动和迎亚运开学第一课活动,黄埔学子走出国门,在新加坡“地球村国际青少年双语演讲大会”斩获佳绩,在“挪威杯”世界青少年足球大赛上大展风采,黄埔教育国际竞争力影响力不断提升,也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促进世界各国民心相通、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黄埔贡献。
促合作共建,与北外教育培训中心签约
18日上午,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培训中心、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签订了战略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合作双方将聚焦于开展多渠道、宽领域、高水平的中外人文交流,致力于培养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胜任力的创新人才,在平台建设、教师培养、课程开发、活动开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
黄埔区教育局与北外教育培训中心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培训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北外培训中心将结合黄埔区的需求,精心设置教学方案,切实推动双方合作的开展。他希望双方能够在现有基础上拓展和深化合作内容,使合作取得良好效果。
全力推进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曹叠峰副主任在讲话中指出: 作为实验区(特色区、创新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落地落实的主要抓手,人文中心全力推进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计划。该计划围绕“五共”(语言共学、活动共办、教研共商、资源共享、课程共建),依托“八动”(任务驱动、行政推动、项目带动、主体行动、学生活动、专家牵动、资源撬动、各区联动),实施国际友好学校结对子项目、“互联网+人文交流”建设项目、多语种外语学习项目、国际友好学校中文教学支持项目、人文素养提升项目、国际理解教育项目、中外课程共建共享7大项目,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交流能力(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国际理解、跨文化交流能力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曹叠峰发言
当天上午,原中国驻美国休斯敦总领事馆教育参赞,现任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专家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马燕生为创新区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计划作《国际理解教育与国际化人才培养》讲解和说明。
马燕生作报告。
18日下午,原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现任成都市教育对外交流中心书记、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指导专家委员会委员李全为全区中小学校长做《深化人文交流 聚焦特校建设 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授课。
李全作专题授课。
19日上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钟英华专家作报告,他结合目前最新的基础教育形势和要求,深入浅出、鞭辟入里地为与会的中小学校长们讲解基础教育领域国际合作交流的路径和方法。
钟英华作报告。
编辑:梁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