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明年将安排4亿元资金用于矿山生态修复

南方都市报APP • 跨粤
原创2023-10-20 22:18

南都讯 记者马辉 10月19日,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协会第一届第四次会员大会暨南粤生态大讲堂在广州南沙举办。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处长柯小兵透露,明年将安排4亿元资金用于全省矿山修复。

当天的主会场对话与互动环节,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建军与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永洁,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处长柯小兵,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工程师廖俊宇,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协会监事长、广东东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赖志光,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国土综合整治与规划设计所所长杨箐丛进行深度对话,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广东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举措等多层面、多领域、多维度地畅谈如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广东样板。

图片

对话与互动环节现场。

柯小兵发言时,着重谈到了广东目前推进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据了解,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在一定区域内,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整体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保护修复和历史文化保护,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强化要素保障,支撑城乡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目前,广东正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百千万工程”实施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柯小兵提到,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性体现在“落规划”“腾空间”“增耕地”“优生态”“强活力”5个方面。其中,“优生态”是指以解决生态功能退化、促进生态品质提升为重点,结合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这方面已经有很多政策方面的利好。”柯小兵表示。记者查询到,今年9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

值得注意的是产权激励,《意见》是这样规定的:对集中连片开展生态保护修复达到一定规模和预期目标的生态保护修复主体,允许依法依规取得一定份额的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从事旅游、康养、体育、设施农业等产业开发,其中以林草地修复为主的项目,修复面积达到500亩以上,可利用不超过修复面积3%、不超过30亩的土地转为建设用地从事生态产业开发;符合条件的,可按点状供地政策办理相关手续;经充分论证确有必要的,可结合生态保护修复需要在县域内统筹安排生态产业用地。

社会资本可参与哪些领域的生态保护修复?《意见》划定森林、河湖湿地、自然保护地、农田生态系统、城镇生态系统、矿山、海洋、红树林等生态保护修复重点领域。柯小兵也举例提及,明年会下发4亿元的资金用于全省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

据悉,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协会于2020年4月成立,是由广东省范围内从事和热衷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相关领域业务或工作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团体、其他经济组织及个人自愿组成的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

此次大会是在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指导和支持下,由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协会主办,广州南沙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主题为“共商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海洋局局长屈家树,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协会会长、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春生,广州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胡春雷出席会议并致辞。在南粤生态大讲堂主会场,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原司长周远波,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偲、丁德文、吴丰昌等嘉宾做了精彩分享和主题报告。

本次大会上,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协会与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成功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生态保护与修复等相关领域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在南沙区设立“南粤生态大讲堂”会址。

 

编辑:马辉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