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中旬生成的“泰利”开启台风季后,“苏拉”刚走,“海葵”接上,时隔不久,“小犬”又掀起暴风雨,10月19日,台风“三巴”登陆海南,至此,今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总共生成了16个台风。
单从数量上看,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平均一年里大约会生成25个台风,今年的台风相比往年数量偏少。但超强台风达到了8个,超强台风率达50%,或为2016年以来的最高值。
8个超强台风,远超平均水平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根据中央气象局、“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梳理发现,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共生成了16个台风,而往年平均在25个左右,今年的台风数量相对较少。
16个台风中,有8个超强台风,分别是玛娃、杜苏芮、卡努、兰恩、多拉、苏拉、海葵、小犬。这并不是正常状态。粗略统计,2000年到2022年年均生成超强台风大概5个。而从近10年的超强台风数量来看,仅有2015年的超强台风数量超过了今年,有15个,还有2016年、2018年也达到了8个。可以看出,在绝对数量上,今年超强台风数明显偏高。
如果根据台风数量来计算超强台风率,会发现今年到目前为止,超强台风率为50%,是近8年来的最高值。“今年的台风确实非常强,平均强度、极端强度都大大超过平均水平,超强台风率为史上最高年份之一。”知名科普大V“中气爱”表示。
例如,超强台风“苏拉”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7级以上,并走出沿广东海岸线移动的路径,令香港发出10号飓风信号;超强台风“杜苏芮”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在福建登陆、后又北上制造灾难性影响,华北、东北相继出现极端暴雨天气,海河流域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松花江发生编号洪水;超强台风“海葵”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6级,先后登陆我国台湾、福建和广东,并在华南维持10天以上,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极端特大暴雨,总雨量超过了杜苏芮,堪称今年“水王”;超强台风“小犬”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6级,登陆我国台湾后在广东沿海巡游,留下近100米/秒的惊人实测,其后又在广东近海突然北折,令港珠澳降下特大暴雨。
路径奇特,诞生3个“描边大师”
除了风力强,有不少台风因“不走寻常路”受到关注。今年7-9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1个台风,其中6个登陆我国:2304泰利、2305杜苏芮、2309苏拉、2311海葵、2314小犬、2316三巴。
比如超长待机的长寿台风“卡努”,眼看即将登陆浙江福建沿海,转向东北方向移动,以为它要与我国渐行渐远了,没想到,它又来个拐弯,转向偏西北方向移动,走出了一条“Z”字形路径。
而台风“杜苏芮”则三个接近90°的急转弯,令网友直呼“这台风数学很好”。
还有堪称“描边大师”台风“苏拉”和台风“小犬”,沿着广东海岸线一路前行。而这次的台风“三巴”,眼看着就要登陆海南,但它硬是沿着海岸线描边跑了一整晚,到今天早上才一脚迈上了岸。自10月18日以来,“三巴”先是沿着海南岛西岸一路北上,后又经雷州半岛西岸折返向南,于10月19日再次回到海南,在海南省临高县沿海登陆。
对此,中央气象台正研级高工吕心艳做出解答称,台风的移动方向和速度主要取决于引导气流的方向和大小,因此第9号台风“苏拉”、第14号台风“小犬”,以及第16号台风“三巴”走出的“描边”路径,也与当时所处的大尺度环流形势有关。此外,台风的“描边”路径还与华南地区“东北-西南”的海岸线走向特征、多涡旋互旋作用等都有关系。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数据采集分析:南都记者 张雨亭
编辑:张雨亭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精算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