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此前报道,林徽因将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追授学位,此事引发关注。近日,其在福州的故居也有新动向。据福州日报10月21日报道,林徽因一生唯一一次回祖籍地探亲,曾居住在福州可园,该建筑保护修缮方案已通过主管部门审批,将进行活化利用。
林徽因在福州的故居可园。
福州烟台山的康山里可园曾由居民租住,现已移交福州名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并装有摄像头等安保设备,有专人进行看护。
据福州市仓山区旅游事业发展中心“仓山旅游”介绍,可园建于1928年前后,由两座相对独立的建筑组成,均为红砖砌筑的三层砖木结构公寓,院落呈哑铃形,大门为石库门式。其创建者钟景竹曾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盐务系统的官员。
1928年8月,林徽因一生唯一一次回到祖籍地福州市,探望母亲,曾在可园暂住。仓山有“小欧洲”之称,可园为英式建筑,目前是未定级文物,留存建筑原样架构基本保存完整。
南都记者从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获悉,2022年8月,福州出台《福州市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对该市文物建筑活化利用方案做出了详细办法解释。文物建筑的活化利用,需“在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及满足其它文物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可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需求,完善基础设施。属于延续居住功能的文物建筑,鼓励继续延续原有使用功能,在修缮保护中,可适当添设必需的现代生活设施,改善居住条件”。
林徽因的好友、费正清夫人费慰梅在其所撰的《梁思成和林徽因》一书,曾对林徽因回乡一事略有记载。林徽因在福州住了1个多月便携母北上,直到病逝前,她再未返回过福州。
但在林徽因1946年所写散文《一片阳光》中,她曾提到自己对家乡话的“熟知”:“那年我六岁,记得是刚刚出了水珠之后——水珠即寻常水痘,不过我家乡的话叫它做水珠。当时我很喜欢那美丽的名字,忘却它是一种病,因而也觉得一种神秘的骄傲。只要有人过我窗口问问出‘水珠’么?我就感到一种荣耀。那个感觉至今还印在脑子里。”
除林徽因之外,可园曾接待来自各行各业的名家房客,包括中国第一代寄生虫学专家林梁城教授、原福建师院教师罗世方、20世纪时曾活跃于中国文坛的青年作家徐君藩等人。
南都此前报道,当地时间10月15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官网公告称,宾大将在明年向林徽因追授建筑学学士学位。20日,南都记者联系宾大韦茨曼设计学院区域规划系教授林中杰获悉,在林徽因就读期间,曾因其女性身份无法选修人体写生和建筑施工课程。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肖玥
编辑:张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