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族”旅游热衷康养,常陷“套路团”与数字化困境

南方都市报APP • 奥一新闻
原创2023-10-23 19:33

10月23日是农历九月初九,中国传统的重阳节。今年10月同时也是全国第14个“敬老月”。如今,“夕阳红”正在催生“朝阳产业”。随着“银发族”健康旅游和智慧旅游需求的快速增长,旅游和康养正在紧密融合,老年旅游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契机。

然而,在开发老年人旅游产品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没有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基本需求、产业管理不够规范、成本和风险较高、旅游安全感较低、消费观念落后” 等限制性因素,这些直接影响了老年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前景。如何推出价格适度、专业化、个性化和多样化并存的老年旅游产品,成为老年旅游产业未来重点关注的议题。

图片

图源:小红书

55岁以上人群出游数量同比增长近两倍

自驾去川西,骑行观光苍山洱海,带着老伴儿一同去打卡香港迪士尼……六十二岁的朱阿姨在退休后自己掌握“方向盘”,踏上了潇洒自在的人生旅程。“孙子在上学,儿子也不需要我们带孩子,退休前我和老伴就热爱旅行,现在更是闲不住,想着要多看看大好河山。”朱阿姨透露,有时候她会和退休的朋友组队旅游,有时候就和老伴单独开启旅程。

朱阿姨透露,他们一般只有在出国才会跟团。“在国内,又安全,语言互通,完全可以自行安排。上网看看哪里好玩,然后去订购合适的酒店,我们可以有自己的节奏。”朱阿姨表示,她的生活态度得到了家里晚辈们的称赞,都觉得她很酷,很“年轻”。

像朱阿姨一样在退休后热爱旅行的老年人群并不在少数。翻阅各大社交平台可以发现,老年人旅行游玩的相关帖子备受关注——在环球影城戴卡通头箍,在大唐不夜城身着飘逸汉服……这一老年群体擅长上网,并容易发掘好玩有趣的目的地。

根据《2023年银发人群出游行为洞察》显示,老年人出游意愿强烈,截至10月15日,55岁以上人群出游数量同比增长近两倍,广州是全国第三大客源地,其中跟团游是长者最喜欢的出游方式,订单占比近一半。

广州一旅行社经理告诉记者,当前老年人倾向于报团游,并喜欢在旅游过程中加入泡温泉等休闲活动。据了解,老年人愿意为更好的旅游品质支付更高的价格,今年的团游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超三成。

“老年旅游市场也呈现消费分化的特点,一、二线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的老年人出游经验丰富,更注重品质和新鲜感,追求休闲和度假的比例更高。”在线旅游网站华南公共事务负责人李栋介绍道。

图片

图源:南都图库

数字鸿沟难逾越 老年旅行团“踩雷”多多

“现在很多门票想要价格划算点,需要在网上购买;坐飞机的话,我们需要自己找地方班里自助托运;打车要学习使用手机上的小程序,各城市的地铁现在也大多是扫码……学会的话很方便,但这些智能设备也不容易捣鼓明白。”常年旅游的老人仍然觉得在智能化时代,数字化操作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墙。

从数字鸿沟角度出发,尽管当代老年人同样会在空暇时间刷微信、刷抖音,但是在主动搜索能力上有待提高,比起主动获取旅游信息,更多是在被动接收网络信息。前往新的目的地旅行时,人处于非常规环境中,不具备操控现代互联网手段的能力,这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如何在出行中面对人地生疏的环境,处理纷繁复杂的信息,避免“坑蒙拐骗”的手段?也成为老年人旅行权益保障中的一大命题。记者了解到,当前老年旅游行业内存在以组织老年人旅游为名义,实际上以保健品定点消费为目的的低价团。针对老年人群体节省的心态,这些低价团有的甚至打车“不需要付团费”的旗号,但实际上最终是要靠老年人购物买东西来实现盈利。

更有甚者,会以旅游为幌子,带老人去购置房产。黑猫投诉上便有不少网友爆料此类事件。有网友提到,某房地产企业开发“童话小镇”,以旅游为幌子带着其母亲去看房购房,并强调不让其母亲告知家人,声称房子购买后会帮其母亲托管出租,每月给7000元租金,并让其母亲加入旅游会员,旅游会员费38万元。最终,网友母亲共计支付了83万元。此后意识到受骗,找售后处解决,但工作人员置之不理。

想省事选择报团游,但有被坑蒙拐骗的风险,自己出行又因为旅游形式多样化智能化,面临新的风险与难题。不少老年人表示会因为一些“技术硬伤”而避免出远门。

图片

温泉度假。南都图库

避开“特种兵旅游” 康养型旅居深入人心

从事导游行业多年的周小姐告诉记者,老年旅游热也导致很多旅行社为了赚钱盈利不顾老人健康安全。

“去年很多旅行社经营比较艰难,这导致今年很多旅行社为了盈利,收人的时候,不管老人的年纪和基础病。后续一旦出问题,对于双方都是很大的风险。”她指出,确实有老年人因为行程太赶,身体情况承受不住而导致意外情况出现。

与此同时,旅居养老逐渐成为老年旅游度假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 “舒适的环境、美好的心情,健康的体魄”成为不少老年人“向往的生活”,从“养老”变成了“享老”,“旅居养老”这个新兴养老方式逐渐风靡。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老年旅居康养发展报告》显示,我国的温泉和矿泉康养、康养地产、体育运动、精神康养、水疗等康养行业规模已排名世界第二,康养经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受访老年人中,平均每年进行8次国内旅游、1次出境旅游,每次旅行花费数千元;,有84%的受访者表示希望获得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有71%的受访者希望获得专为老年人设计的产品和服务,消费标准从追求性价比转向追求品质和服务。

图片

图源:南都图库

武汉一位60岁的帽子(化名)阿姨介绍了她的旅居生活。每年,她都会选择到离家不远的成都的街子古镇待上一段时间,最近的这一次,已经住了快一年。“这个古镇吸引我的点有很多,很符合我当下对生活的追求。一方面,它离我的老家武汉不远,什么时候想要回家,来去都很方便。另一方面,这里自然风景很好,紫外线不强,住起来很舒服,在这里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喝茶看书,享受生活的滋养。” 她透露,在这里旅居,花费主要分成两部分,房租和生活费。“房子直接租了一年,大概花了一万元。生活费上,一个月2000元左右就够了。”

然而,老年人旅居,也不完全是美好的。当老人独自出门在外,难免遇到被民宿老板“歧视”年纪太大、不愿意出租的情况,在大理也遇到过民宿房东毁约涨价。北京 62岁的旅居老人一鸣向大家透露。老年旅游从福利事业向旅游产业转变,从小众市场向主流市场转型。老年旅居康养潜力巨大但存在供需错位的问题,老年群体需求尚未获得充分满足。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年旅游成为市场和政策关注的热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老年旅游成为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促进“银发经济”的稳定力量。如何创新老年旅游产品,促进老年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下篇报道将采访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何莽,共同探讨“银发族”旅游经济的科学发展。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林诗妍 刘婕

编辑:林诗妍,刘婕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3网络中国节·重阳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