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孙小鹏 通讯员王鑫 日前,全国数据要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在广东财经大学举行。据了解,共同体成员单位覆盖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包括13所院校、27家企业、14所行业机构和科研机构。共同体建设目标旨在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新技术,推动数据要素融入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精准培养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用型人才,做强做大做优数字经济,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
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陈国栋指出,共同体的成立是校行企协同培养大数据人才的一件大事、喜事,各行业组织、学校、科研机构、企业的代表共聚一堂,立足数字经济产业链分工对人才的需求,面向全世界,共同探讨大数据时代人才培养和技术攻关,打开了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共同体的建设可以更好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全国数据要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将学校、科研机构、企业紧密聚合,把教育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强化高素质人才培养水平,推动高水平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行业企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的共赢局面,推动我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会议举行了全国数据要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仪式,八位理事单位代表同时按下启动键,宣布全国数据要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式成立。大会还为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举行了授牌仪式。
在专题报告环节,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红斌做了题为《人工智能助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主题报告,并现场演示了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的各项功能。模型围绕“知识问答、代码编程、数理推算、创意联想、语言翻译”等实用场景,通过海量文本、代码和知识学习,可实现基于自然对话方式的用户需求理解与任务执行。
浙江大学财税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金珊做了题为《数据安全与应用》主题报告,从数据与数据安全、数据安全治理、数据要素、公共数据应用安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据悉,本次会议由共同体的三家牵头单位(广东财经大学、北京科大讯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主办,经济与管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财经大学)承办。
图片:通讯员提供
编辑:孙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