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从小学升初中,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要面临一次成长的蜕变。这种蜕变不是一瞬间完成的,也不是只靠孩子自己就能完成的,学校、家长的参与必不可少。作为一所有着创新理念的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罗湖未来学校也同样重视未来的未来学子的未来,因此系统打造了适合未来学子的初小幼衔接活动及课程,助力学子更好地完成每一次成长蜕变。
罗湖未来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双向衔接、系统推进、规范管理的基本原则,开展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帮助升学学生顺利完成过渡。该校遵循九年一贯制办学,初小协同发展,并在小幼衔接上下足功夫,“牵手”周边幼儿园共同推进。
坚持双向衔接 建立科学的长效机制
衔接活动前,初小、小幼双方负责团队展开专题系列教研活动,推进衔接工作有效进行。深圳市幼儿园、罗湖区金湖幼儿园都是罗湖未来学校的友好合作伙伴,一致认为“小幼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共同探索幼小科学衔接的教研机制,推动幼小衔接工作有效开展。
在今年3月份的“双向衔接,携手共进”之小幼衔接专题系列教研活动上,双方分别从幼儿园、小学的角度展开介绍与提出建议,并且结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广东省教育厅公布《广东省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方案》等开展了深度思考与讨论。
基于对从幼儿、家长、教师等方面对小幼衔接难点进行分析与讨论后,双方制定更优更有效的解决方案,罗湖未来学校牵头落实。活动内容设置以家长、学生为本,罗湖未来学校为到校家长和学生详细介绍办学理念、教学设置、师资力量、社团活动等方面的信息,以讲座、参观、体验等形式多维度呈现校园风采。
罗湖未来学校的小幼衔接从择校前到入学后前期,建立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减缓衔接坡度。如通过新生入学礼、衔接课程、混龄课堂等合理安排,从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四个方面帮助儿童做好入学适应。今年9月份新学期开学,罗湖未来学校举行了开学课程之一二年级混龄活动,让一、二年级学生自由结交同伴、互帮互助,最后进行生生互评,推动彼此养成良好习惯。
环境为第一育人名片 社团展现个性化教育
家长任先生在自家女儿升小学前,就十分担心孩子从玩乐游戏思维过渡到规范性学习会不适应,因此抱着忐忑的心情参加了罗湖未来学校举办的衔接活动。在罗湖未来学校林间剧场内,看到舞台两侧的巨幅标语“面向未来”“拥抱智能时代”“人文引领”“科技赋能”,这醒目的大字也深深印进任先生的心。看到标语时,任先生表示能感受到学校是与时俱进的,“这是最近的未来,是孩子们正在遇到的时代”。
罗湖未来学校以培养“有担当、乐求知、勤实践、会协作、善审辩”的开拓创新者为目标,并强调着孩子独一无二的生命价值,愿意看到孩子在更多可能性上闪耀光芒。“这是对孩子的尊重,更是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任先生告诉南都记者,他与妻子在家庭教育中,也是以平等对待、共生成长的理念与孩子相处,他认为学校的定位既满足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又已走在了教育变革中。
对这所新样态学校的定位,任先生抱着期待走进校门、走近校园。依山而建的罗湖未来学校,不仅自然环境独树一帜,建筑中的巧思更吸引人——日落晚霞穿透落地玻璃,光影打在地面上,通透又交错;主楼内的空间结构,和传统印象中一眼望穿的教学楼大不一样;灯光设计见光不见灯,艺术审美和巧思让人赞叹,人过灯亮人走灯灭环保意识处处可见;教室的落地大窗、阳台植物园,让孩子与自然更近……
丰富多彩的社团更是罗湖未来学校个性化教育的缩影。办学仅两年,该校以兴趣为主导,孕育出文化、运动、艺术、科创、天文等多元选择的三十余个社团课程,实现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在更开放、更包容的学校环境中,学生们自由自在地个性发展。任先生表示,走在罗湖未来学校的校园,能够看到孩子们主动热情地和遇到的人打招呼,甚至也会和老师来一个大大的熊抱。“温暖的画面,能体会到学生们心里很踏实,校园生活很幸福。”如今,他的孩子也是罗湖未来学校的一年级学生了。
独创《小升初暑假生活指南》 研习与智库为衔接护航
小升初更是学生学习生涯的转折点,学校、家长须认真对待,否则孩子会出现严重滑坡,甚至进入成长“困难期”。为避免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与对未来的向往,罗湖未来学校在暑假这一关键时期就召开了新初一学生家长会,提供暑假过渡的学习建议。
“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也能取得好成绩”“不会因为外界的声音而对老师和孩子施压”“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7月份的新初一学生家长会上,校长熊荣分享了自己的教育观点,得到了家长们认可和赞赏,还有家长特意记录在朋友圈。可见,这一做法有力地推动家校达成共识。
别具特色的是,校长熊荣带队把初小衔接经验浓缩成一本《小升初暑假生活指南》。在卷首语部分,以介绍初中生活,指引学习方向为主要内容;在初中学科学习方法指导上,以介绍学科特色为基础、整理各学科相关资料,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初中学科练习上,各学科练习以初小衔接基础知识为主,尽可能打破学科边界,进行学科融合,同时在学科练习中渗透安全教育、生命教育、素质教育、综合实践教育等,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上,中学创客、艺术、体育等各类社团创设了系列相关课程,展示了初中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以图文形式呈现。
为让衔接工作不断完善,罗湖未来学校开设一系列研习活动,研讨每堂课的设计理念和操作方法;通过赛课制度帮助老师不断地学习和打磨,对教与学都做到有备而来。老师也经常入班观课,在观课时,他们重点关注的是学生——学生是否被吸引、学习热情是否被充分调动、最后是否有交流和输出……也能够帮助老师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做好各学段衔接工作。此外,罗湖未来学校还有自己的智库——罗湖未来教育研究院,当衔接工作上遇到问题时,研究团队有条件去研究解决问题,还有很多教育专家提供指导,帮助衔接工作不断完善。
文:谢粤蕾
学校供图
编辑:谢粤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