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本次增发一万亿国债把防洪减灾工程作为重中之重

南方都市报APP • 时局快报
原创2023-10-25 13:41

南都讯 记者陈秋圆 发自北京 今天(10月25日),国新办举行增加发行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财政部介绍,此次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的资金投向,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防洪减灾工程是本次增发国债资金使用的重点领域,那么在投向安排上有哪些考虑?对此,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罗国三回应,中央高度重视防洪减灾工作,要求慎终如始做好防汛抗洪救灾各项工作,加快完善流域特别是北方地区主要江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组织实施了长江干流崩岸治理、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淮河入海水道等重大工程,在防御洪涝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片

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罗国三。

罗国三指出,本次增发国债把防洪减灾工程作为重中之重,推动进一步整体提升洪涝灾害的防御能力。

具体来说,一是以海河、松花江流域等北方地区为重点,系统推进骨干防洪治理。包括大江大河大湖干流防洪工程、大中型水库工程、蓄滞洪区工程等,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防洪工程“三大件”,其中堤防是先手牌,水库是王牌,蓄滞洪区是底牌。罗国三称,将按照流域防洪规划布局,系统实施骨干工程建设,有效提升水库调洪削峰能力,推进重点堤防达到防洪标准,保障蓄滞洪区在遭遇超标准洪水时顺利安全启用。

二是同步推进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系统提升防洪能力。罗国三表示,在加快推进骨干防洪工程基础上,将统筹处理好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关系,加强中小河流和山洪灾害治理、水文基础设施、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海堤工程、重点区域排涝能力等工程建设,实现防洪排涝兼顾、大中小型工程衔接、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协同,形成系统完备的工程体系。

三是加强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提高粮食生产和旱灾应对能力。罗国三称,将加快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提高灌溉保证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并在水土资源具备地区新建一批灌区工程。同时,实施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切实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