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全面履行检察职能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意见》提出,积极探索网络治理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办案,监督纠正利用蓄意炒作、造谣抹黑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
受贿行贿一起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意见》明确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使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要求,坚持对各类市场主体、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对待、依法平等保护,确保其诉讼地位平等、诉讼权利平等、法律保护平等,全面保护各类所有制企业产权和企业家人身权、财产权,不得因主体不同而区别对待或者选择性执法司法。
《意见》提出,重点打击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非法高利放贷、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涉黑恶犯罪,依法惩治金融诈骗、合同诈骗、串通投标等扰乱市场秩序犯罪,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依法惩治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市场准入、金融监管、招商引资、项目审批、土地征用、财税补贴等职务便利实施的索贿受贿犯罪,坚决打击各类商业贿赂的行为,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推动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保障民营企业财产权和经营权
《意见》强调,加强涉市场主体行政诉讼监督,依法加大对行政诉讼中涉及的“多头执法”“重复处罚”“同案不同罚”“滥用自由裁量权”等行政违法行为监督力度,保障民营企业财产权和经营权。强化对履行诉讼监督职责中发现的行政机关以行政手段插手民事经济纠纷、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行使职权,损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行为的监督。
《意见》要求,加强立案监督和侦查活动监督,防止和纠正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司法解释,对依法该立不立的或者不该立而立的刑事案件,加大立案监督力度。对既不依法推进诉讼程序,又不及时依法撤销案件的涉企“挂案”,常态化开展清理工作,消化存量,杜绝增量,精准监督,推动建立长效机制。
最高检相关负责人介绍,《意见》明确对民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嫌违法犯罪的,要从经济安全、公共利益、市场秩序等方面全面、准确、合理认定社会危害性,综合考虑政策调整、经营不善、市场风险等市场主体意志以外的因素,严格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准确把握民营企业涉合同诈骗罪、非法经营罪等生产经营类犯罪的认定标准。
案例
自媒体博主因诽谤获刑1年
9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一批7个涉网络暴力典型案例,广东法院审理的2案入选。其中,造谣祖孙合照为老夫少妻者获刑1年。
事件:捏造“73岁企业家豪娶29岁美女”
2021年11月19日,吴某某在网上浏览到沈某某发布的“与外公的日常”帖文,为开展地产销售吸引粉丝、增加流量,遂下载并利用帖文图片以个人账号“飞哥在东莞”编发故事。
吴某某捏造“73岁东莞清溪企业家豪娶29岁广西大美女,赠送礼金、公寓、豪车”。帖文信息被大量转载、讨论,引起网民对沈某某肆意谩骂、诋毁,相关网络平台对上述帖文信息的讨论量为75608条、转发量为31485次、阅读量为4.7亿余次,造成极恶劣社会影响 。
此外,吴某某还针对闵某捏造并在网上发布诽谤信息。
东莞市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以诽谤罪对吴某某提起公诉。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判决认为:吴某某在信息网络上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且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该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回顾:女孩与外公合照被造谣“老夫少妻”
2021年11月,一年轻女子和一老人的合影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他们身穿白色衣服,网传他们是老夫少妻,男的是东莞73岁的东莞清溪企业家,女的是广西29岁美女,“代价”是“88万礼金+一套80万二房公寓+豪车一台”。
同年11月21日,小红书博主“Niki君”发微博称,她是合影中的女孩,那是她与外公的合照,但被人造谣为“老夫少妻”。据博主“Niki君”介绍,被造谣的图片源于其于2018年12月29日在某社交平台上发布的帖子。当时,她还在上海“漂”,外公从家乡到上海来看她。
小红书上,她记录自己和外公的日常。此次谣言的源头始于头条号“飞哥在东莞”,这次谣言给她带来极大困扰,她称:“想让造谣者受到应有的制裁和惩罚。”为此,她截屏保留证据。
头条号平台管理方也发布消息称,经核查,“飞哥在东莞”账号系编造谣言误导用户,挑拨公众情绪,平台已对该账号予以封禁处理。
2021年11月23日,涉嫌造谣的吴某飞(网名“飞哥在东莞”)被东莞市公安局南城分局依法刑事拘留。
追问:是谁在恶意诽谤民营企业家?
什么样的表达才构成对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诽谤和侮辱?保护企业家,是绝对不能吐槽企业家吗?10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涉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人格权保护典型案例。通过典型案件,对自媒体有组织地抹黑民营企业家做了深度、锐利的剖析:部分网络自媒体为博取眼球,对热点事件进行恶意消费,甚至形成“蹭热度-引流量-涨粉丝-变现”的灰色流量营销产业链,对企业和企业家的声誉造成严重冲击。
此前,舆论场里海量针对民营企业家的“真相说”“你不知道的”“马上就删”的传言,看起来煞有介事,像是说破了惊天秘密,背后很多是割韭菜的生意和有组织的造谣。
整合:朱林
来源:人民日报、广州日报、红星新闻、澎湃新闻
编辑: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