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财首席观|增发万亿国债,将给资本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南方都市报APP • 湾财社
原创2023-10-27 17:25

10月24日消息称,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增发万亿国债将给资本市场带来哪些影响?10月26日晚,南都·湾财社栏目《湾财首席观》特邀英大证券公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郑后成进行解读。

郑后成认为,此次发债符合预期,主要原因是需要加大基建投入、稳定资本市场,同时2023年财政赤字率是3.0,还有较大上行空间。增发万亿国债后,会对我国基建投资会有较大力度的拉动作用,但对A股市场整体提振作用有限。

以下是连线内容节选:

增发万亿国债,加大基建投入、稳定资本市场

南都·湾财社:此次发债是否符合预期?为何会选择在此时发行万亿国债?释放了哪些信号?

郑后成:此次发债是符合预期的。首先,10月20日,A股上证综合指数跌破了3000点,又持续下行了一段时间,我当时认为国家大概率会出台一些稳进增长的政策。另外,从财政角度来看,今年二季度和三季度已经降准降息,货币政策呈现出相对宽松的态势。那么出台财政政策就要进一步强化力度。过往一般来说是货币政策先行,财政政策紧跟,财政政策的指向性、结构性和时效性均强于货币政策。

选择在这个时候发行国债,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从宏观经济方面看,虽然年内国家陆续推出了房地产利好政策,但房地产投资增速还是在不断下探,这时基建投资需要出手。第二,进入2023年,我国不含电力的基建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也在持续下探。因此中央增发一万亿的国债加大基建投资也是可预期的。第三,从资本市场表现来看,A股大盘,尤其是上证综合指数在10月有较大幅度下跌,跌破了整数关口,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市场的预期。这时资本市场上会出现“稳市场”的声音。第四,从财政端来看,2023年财政赤字率是3.0,还有较大上行空间。

南都·湾财社:增发万亿国债将会对当前的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郑后成:我认为增发万亿国债对我国基建投资会有较大力度的拉动作用。根据财政部介绍,万亿国债将用于基建领域的八大方面,包括重点防洪治理工程、重点水土流失工程和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等。这很好地抓住了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短板。

进入2023年,我国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时隔18个月进入了负值区间,这个板块是基建投资的短板。也就是说,这一次增发国债具有很强“对症下药”的性质,通过补短板的方式,拉升基建投资增速。因此我认为今年和明年的基建投资增速会维持在相对高水平,进而GDP增速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另外我认为发行万亿国债对房地产投资增速的拉升推动作用比较有限,并且年内房地产投资增速大概率还将承压。在房地产需求低迷、供给高增长的背景下,必定从供求机制对价格产生影响。

增发国债不代表A股一定会涨

南都·湾财社:增发万亿国债,将会对资本市场产生哪些影响?能否“点燃”A股?

郑后成:对A股市场而言,增发国债对分子端有提升作用,但受制于其他因素,预计对A股的总体提振作用比较有限。从国内经济来看,增发国债利空债券市场,也就是在分母端对A股形成利空。另外,三季度GDP增速好于预期,但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下行,对宏观经济存在一定压制作用,进而对PPI、对黑色系金属价格存在压制作用。从国际经济来看,增发万亿国债将助力宏观经济企稳向上,对人民币汇率利多。但从美国当前经济状态来看,短期之内美国CPI同比难以下行,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美联储年内再次加息的概率。因此,短期内人民币汇率依旧承压。我们知道人民币汇率与北向资金是有关系的,只要人民币贬值,对市场情绪就会有一定的影响。

南都·湾财社:历史上数次特别国债发行,对A股市场影响几何?

郑后成:从我们国家四次增发国债的历史经验来看,并不总是对A股市场形成有力的提升作用。具体看,1998年6月增发了2700亿元国债后,上证综合指数连续两个月出现下跌;2007年6月增发1.55万亿特别国债后,上证综合指数连续四个月上涨;2017年10月续发国债后,上证综合指数连续下跌了两个月,短暂地上涨一个月之后,在第四个月后进入了长达11个月的这个下跌期;2020年3月增发了1万亿特别国债后,上证综合指数连续上涨了五个月。

我认为,原因在于推动A股市场上涨的核心决定因素是宏观经济。2020年3月增发了特别国债之后,A股上涨,这是因为受疫情冲击后,中外宏观经济有了共振,共同推动了宏观经济的复苏,因此出现了2020年以及2021年两年的牛市,并且2019年市场本身也处在触底上行的过程中。所以并不是说发行特别国债,A股就一定要上涨。

统筹:南都·湾财社记者 邱墨山

采写:南都·湾财社见习记者 彭乐怡 南都·湾财社记者 邱墨山 王玉凤

编辑:刘耀宁 叶浩程 卢慧明

主持:陈薪羽

编辑:彭乐怡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