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效应渐显,上半年搭载驾驶辅助功能的新车销量占四成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智行
原创2023-10-27 19:16

作为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自动驾驶在经历了一年多的先导应用试点后,取得积极进展。

“去年组织开展的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已取得积极进展,百余家创新主体投入自动驾驶车辆1000余台,自动驾驶应用的规模效应渐显。”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孙文剑在交通运输部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实现了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准商业化运行,天津港、上海港、厦门远海码头等试点单位部署了200余台自动驾驶集卡或自动驾驶水平运输设备,实现了常态化运行。”

事实上,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已开始走向成熟,越来越多的新车型开始搭载自动驾驶功能。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新车销售达700万辆,同比增长45.6%,市场占比提升至34.9%。今年上半年,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42.4%,较去年同期增加近10%。

业内人士指出,预计2025年,中国新车的自动驾驶渗透率将超过60%。随着汽车技术的迭代加速,预计今年年底,部分城区智能驾驶会落地。2030年以前,L3自动驾驶会批量落地。

在政策的全方位支持和引导下,各地也积极强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的建设,竞逐自动驾驶赛道。

图片

7月6日,自动驾驶出租车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街头进行联调联试。自动驾驶观光巴士、自动驾驶售卖车、自动驾驶清扫车已在城区主要街道投入使用,自动驾驶出租车、无人驾驶安防车已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新华社 王正 摄

奔驰与上海金桥推动“双智联动”建设

近日,梅赛德斯-奔驰与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金桥管理局、上海金桥(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三方明确,将在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建立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上海智慧城市和智能网联汽车“双智联动”建设。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区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较早,随着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金桥区域在发展汽车自动驾驶等技术等方面的政策优势逐渐凸显。去年8月,金桥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启用。第一批开放测试道路为12条,共计29.3公里,有57个信控路口。

此前,上海开放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主要集中在郊区,而金桥的测试示范区是在城市中心区域开放测试道路,这可以为创新技术落地提供更为丰富的应用场景。

为了给中国客户提供更好的应用体验,梅赛德斯-奔驰操作系统(MB.OS)将在2025年前后随全新梅赛德斯-奔驰模块化架构(MMA)平台推出。

梅赛德斯-奔驰(上海)数字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忻介绍称:“梅赛德斯-奔驰在华本土研发团队早期就参与到MB.OS操作系统的开发中。未来,通过进一步与本土合作伙伴携手,我们将不断提速中国创新,为客户开发更多智能化和数字化的产品和服务。”

上海市浦东新区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表示,浦东新区还将逐步扩展承载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的道路区域,结合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产业优势,为企业打造 “产品能上路”“场景能验证”的应用环境。

软件平台是行业布局的重点

与此同时,软件平台的开发和应用,同样是行业布局的重点。

近期,由九号公司旗下机器人品牌九号机器人和英伟达共同开发,可供行业开发者及相关客户进行定制采购的自主机器人平台Nova Carter AMR正式在九号机器人官网和英伟达官网上线。据悉,作为一款可定制的自动驾驶研发平台,Nova Carter AMR可以为自动驾驶类载物机器人开发人员提供一个快速和可靠的软硬件平台。

690x388_653b8a7428882.png


图片

九号机器人和英伟达官网同步上线Nova Carter AMR自主机器人平台。

随着市场前景的越发明朗,对于自动驾驶的投资也在扩大。小马智行就在近期获得了沙特新未来城1亿美元投资,并计划合资建立自动驾驶生产制造及研发中心。此前,小马智行已与阿联酋阿布扎比投资局签订合作协议,宣布加入在马斯达尔城建设的阿布扎比智能驾驶汽车产业集群。

大部分自动驾驶企业仍然亏损

值得注意的是,在业内人士看来,自动驾驶想要迈出商业化落地的关键一步,仍需要克服应用场景这一难题,在性价比和用户体验之间寻找平衡点。

截至目前,大部分自动驾驶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以如祺出行为例,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亏损分别达到3亿元、6.85亿元、6.27亿元和3.45亿元。

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自动驾驶领域累计披露了125起融资,融资总额仅为205亿元,不足上一年760亿元的三分之一;今年上半年,ADAS和L3+自动驾驶赛道共计披露了19笔融资,不及去年同期的26笔。

在市场分析人士看来,要真正做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以及产业配套,还要考虑消费者和运营企业的接受度,这些条件都需要时间来培育。L3级正逐步实现商业化,L4级正进行示范应用探索的当下,自动驾驶相关企业专注技术的同时,也需要解决商业模式问题。

南都记者 于典 发自上海

编辑:王欣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