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在深圳开幕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3-10-29 21:31

10月28日,2023深圳科技影视周暨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深圳开幕。该活动在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协、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教育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气象局、龙华区人民政府、深圳市标新科普研究院(航都文化)承办。

640x427_653dee728e790.jpg

本届大会的主题为“气候行动,刻不容缓”,大会包括“龙华之夜——主题展映”、专业论坛、“绿见未来”影视作品评优盛典、《生物多样性,人类的财富》展览、公益展映和科普讲座等部分。其中,专业论坛包括主论坛“气候行动,刻不容缓”以及“推动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数字能源融合发展”“伙伴关系推动绿色发展”3个分论坛,邀请到来自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及科研院校等专业人士进行现场或视频致辞。

开幕式上,深圳市龙华区委副书记、区长雷卫华致欢迎辞。他表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龙华区始终积极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龙华。大会是我国首个以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的绿色公益影视活动,也是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创建国家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相信不久的将来,绿美龙华一定会成为深圳最闪耀的名片之一。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彭海斌提到,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已成为全国科技创新改革的一面旗帜,正在朝着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方向努力前行。作为国际性、国家级的品牌活动,深圳科技影视周已形成了集影视展评、专业论坛、科技普及等多样态发展的模式,超百万专业人士参与其中。作为影视周的重要组成板块,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聚焦全球气候变化,通过影视这一艺术形式传播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助力美丽中国建设,为世界气候治理提供了卓有成效的中国方案,也为传播气候变化相关科学知识,提高公民科技素养作出积极的贡献。

会上,中国科教影视协会首席专家、原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刘建中介绍了大会公益活动并观摩大会推优影片。他强调,气候与影视的结合是一个创举,最重要的并不是评奖本身,而是评选出来的合适影片后续将为公众无偿播放、“送片上门”。8年来,大会组委会共进行76部影片、近300场次的放映,覆盖60所学校和社区,线上放映观众人次达到近300万,线下观众近3万,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举措。

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向大会发来视频致辞,提到科学普及和科学创新同等重要,是科技工作的“一体两翼”。创新就是不断突破科技前沿,普及就是让公众理解创新成果,使科技真正进入社会成为大众的财富,同时这也是吸引更多社会公众和孩子们关注科技、热爱科技、投身科技的最有效方式。“影视手段比科学数据更为直接有效。影视可以让人们更加直观地看到地球正在发生的变化以及影响,也更能引起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人民的共鸣。”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杜祥琬在致辞中表示,要做好气候传播工作,既要让人们了解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务实行动和负责任态度,也要传播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传播建立合理国际气候制度的正确原则,传播合作共赢。同时,科学的认识需要科学的表达。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自2015年创办以来,让更多的公众能够接受正确的气候科普知识,更加有意愿去践行一个低碳的生活方式。

科普是将复杂的科学问题用简洁的语言或表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指出,科学普及仍有广阔的开拓空间,气候变化问题的本质,从国际上看,是拯救人类共同家园;从国家层面看,是转型发展的空间;从产业层面看,是未来潜力与份额;从企业角度看,是机会与预期;从民众的角度看,是责任与实惠,必须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科普活动。大会已成功举办八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刘燕华表示,相信大会会办得越来越好。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提到,近年来,中国气象局聚焦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重大战略,多渠道加强气候变化科普,组织围绕IPCC评估报告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开展了“守护行动”碳中和科普、“大手拉小手”气候变化科普行等主题科普活动,助力提升全民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能力和素养。未来,中国气象局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科协、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国际气候影视大会,带动全社会更多的群体关注绿色低碳发展,关注气候变化问题,为共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作出积极的努力。

在“推动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数字能源融合发展”“伙伴关系推动绿色发展”3个分论坛中,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张学凡,中国能源研究会核能专委会研究员尹向勇,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郑保卫以及《中国新闻周刊》“首席低碳传播官”、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首席专家贾峰分别作出精彩的主题演讲与致辞。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等人士在圆桌论坛中热情分享应对气候变化的观点。

640x427_653dee72770df.jpg


此外,会上还开展了应对气候变化义工宣讲团倡议以及气候行动公益基金启动仪式。作为深圳国际科技影视周的重要板块,大会同期举办系列科普讲座和公益展映活动,以及面向公众举办绿色公益展览《生物的多样性,人类的财富》。

据悉,组委会代表也将于2023年11月30日随中国代表团前往阿联酋迪拜参加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本届气候影视大会的成果在“中国角”予以展示,向世界传播中国民间应对气候变化的故事和声音。

采写:南都记者 蔡宇晴

主办方供图

编辑:蔡宇晴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