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动物棉凫现身白云山麓湖,系广州市区17年来首次记录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3-10-31 20:14
图片

“看!那里有四只小野鸭,是棉凫!”10月29日早上9时左右,广州市自然观察协会会长赵广胜,在广州白云山麓湖公园带领小朋友做自然观察时,发现了4只棉凫(Nettapus coromandelianus)。

他第一时间就在广州野鸟群发布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引来大批观鸟拍鸟人群争相目睹这些远方来客的芳容。南都记者也于近日与赵广胜连线,了解了此次记录棉凫背后的故事。

图片

在低空中飞翔的棉凫。(赵广胜 摄)


12只棉凫现身麓湖

近17年来首次在广州市区记录

“这次记录到棉凫,是非常凑巧的事情。”赵广胜对南都记者透露,当天上午9时,他在广州白云山麓湖公园带领小朋友做自然观察。时值天降大雨,一行人进入湖边的凉亭内躲雨。

此时湖面上飞起的四只“小野鸭”引起了赵广胜的注意。拥有多年拍摄野生鸟类经验的赵广胜发现,这四只“小野鸭”的颜色较为特别,且体型较一般野鸭而言更加娇小,随后确认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棉凫(英文名:Cotton Pygmy Goose,学名:Nettapus coromandelianus)。

图片

空中飞过的一只棉凫。(赵广胜 摄)

棉凫是雁形目鸭科棉凫属的鸟类,是鸭科中体型最小的种类之一,羽毛主要呈白色。一般生活在河川、湖泊、池塘和沼泽地等淡水湿地,在树洞中筑巢,主要吃种子及蔬菜,尤其是睡莲科植物,也吃昆虫、甲壳类等。

据了解,棉凫在中国数量稀少,在分布区大部为夏候鸟,极南部为留鸟。此前,棉凫在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地有少许记录,其中,此次是2006年后近17年来广州市区首次关于棉凫的记录。

图片

4只棉凫在麓湖湖面飞过。(赵广胜 摄)

赵广胜透露,29日早上7时-8时左右,就已有拍摄鸟类的朋友记录到了有8只棉凫在麓湖范围内活动。到了9时许,湖边的人类活动增加,湖面上也有环卫的船只进行作业,此前的8只棉凫已不见踪影。另有湖面上逗留的4只棉凫也在此时起飞躲避湖面上的人类活动。

赵广胜表示,棉凫在鸭科鸟类中算是非常胆小的种类,一旦有人类接近,它们会飞走并寻找遮蔽物躲藏。“在市区这种人类活动频繁的地方看到棉凫是很罕见的。估计是当天下雨飞累了,中途看到合适的环境就停留做短暂休息。”赵广胜还透露,当他30日下午再度来到麓湖时,就没有再发现棉凫的身影。


白云山已成候鸟长途迁徙的“服务区”

近年来,每到候鸟迁徙的季节,白云山就颇受候鸟的“青睐”。去年,广州市自然观察协会的志愿者们就目击并记录到包括白腹鹞、鹊鹞、普通鵟、凤头鹰、凤头蜂鹰、日本松雀鹰、褐冠鹃隼等多种猛禽在白云山龙虎岗上空出没。

图片

2022年秋天在白云山龙虎岗上空拍摄的凤头鹰。(陈什旺 摄)

“白云山这一片,不一定是候鸟南迁越冬的地方,但可以说是鸟类长途迁徙时一个“服务区”。”赵广胜介绍,鸟类迁徙途中需要停歇补充体力,或者在碰到恶劣天气、体力不支、生病等原因,需要在附近临时落脚,才能顺利飞回繁殖地/越冬地。

赵广胜表示,白云山上有丰富的植被,山脚的麓湖是一片湿地,因此对候鸟而言,这里有着相对合适的庇护环境和较为充足的食物。以棉凫为例,它们喜欢吃睡莲科的植物,刚好麓湖有一大片开阔的水域,不少的睡莲科植物生长在湖面上。“所以这些棉凫可能是下雨飞累了,中途看到合适的环境就停留做短暂休息。因此就能被我们记录到。”

图片

雨天的湖面上,隐约可见棉凫在水面歇息。(赵广胜 摄)

南都记者还从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方面了解到,为保护候鸟,白云山做了多方面的工作。在环境打造方面,白云山在建设开发的同时加强现有植物的养护,保留已有生长状况较好的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食物链顶端物种;同时结合绿化提升、改造,种植引鸟的开花、结果的植物,例如乔木类的铁冬青、红千层,灌木类的野牡丹等。

而在保护方面,白云山方面加强了巡查监督,禁止破坏白云山森林植被和捕捉伤害野生动物的行为;并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爱鸟护鸟的知识,提高市民对候鸟的关注度与爱护意识,在微信公众号发出多篇推文介绍鸟类品种、习性;在猛禽迁徙季,引导观鸟爱好者和游客正确观鸟。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陈卓睿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通讯员:汪张跃

图片

编辑:陈卓睿

3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陈卓睿3325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