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城市因车站而兴,车站因城市而存 。10月29日-30日,新时代客运枢纽与城市高质量发展论坛(2023)在广州举行,业内大咖齐聚共议铁路、航空、公路等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备受关注的是,世界级综合交通枢纽广州白云站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点项目和“轨道上的大湾区”重要节点工程,预计今年底竣工。
此次论坛以“智慧 低碳 韧性”为主题,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铁路、航空、公路等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邀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以及多位国内客运枢纽领域专家学者结合典型实际案例,围绕现代客运枢纽与城市、智慧建造、绿色低碳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带来近30场专题学术报告。论坛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现代客运枢纽分会、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
近年来,在建设交通强国战略背景下,我国铁路建设蓬勃发展,铁路客站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承担起引导城市更新发展和助推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新使命。在站城融合新理念下,以“畅通融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为特点的“中国第四代铁路客站”正在显现,客运枢纽升级,城市美丽蝶变。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建成铁路客站1842座,其中高铁客站1189座。
郑健主题演讲。
城市因车站而兴,车站因城市而存。客运枢纽见证了一座座城市的蜕变与进步,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现代客运枢纽分会会长、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郑健以广州白云站为工程案例,介绍了广州白云站以一体规划设计的特点,车站突破铁路用线红线限制,实施客站与周边城区一体规划、协同设计,缝合割裂空间,统筹实施客站枢纽、市政配套等一体化工程。白云站工程的一大特点即是它的上盖实现综合开发,通过线上再造地面首层激发其商业价值,并与城市慢行系统相连接,极大提高站区可达性;同时,它还充分利用站场上盖与车站四角空间进行综合开发,设置丰富城市功能,服务站区及周边人群。
除此以外,广州白云站还实现高效交通组织。它创新四核进站,最大程度兼顾各类交通设施进站客流的需求;它通过多层次外部交通衔接技术手段,解决枢纽工程中城市内外交通交汇组织问题。同时车站设置了“呼吸广场”,改善了枢纽综合体与城市广场的衔接界面,增强了建筑物与城市空间的融合。在低碳发展方面,车站通过设置通高“光谷”空间,站台自然通风采光、生态植被屋面、屋顶光伏发电与建筑被动节能构造等手段,打造出高能低耗的绿色建筑。
备受瞩目的是,由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的“世界级”综合交通枢纽广州白云站是广州铁路“五主四辅”规划的主要客站之一,是粤港澳大湾区重点项目和“轨道上的大湾区”重要节点工程。广州白云站建成后,将承接广州站和广州东站的大部分普速客车,是广州站和广州东站未来更新改造的前置条件。站场规模为11台24线,以普铁为主、高铁及城际为辅,下设近期2条和远期4条共6条地铁线,是涵盖铁路和城市公共交通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广州白云站项目目前已全面进入室内外装饰装修阶段,站房整体金属屋面已完成90%,玻璃幕墙完成80%,候车大厅完成80%。按照剩余工程的安排,预计10月底完成大面积装饰装修工程,年底基本竣工。
采写:南都记者钟丽婷 实习生卢秀颖 通讯员张启山
图片通讯员供图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编辑:钟丽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