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8年,广州海事测绘中心年底前完成西沙主要民用岛礁测量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3-10-31 19:54

南都讯 记者蒋臻 实习生胡婉玲 10月31日,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航标处(下称广州航标处)、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中心(简称广州海事测绘中心)和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通信中心(下称广州通信中心)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在保障水上航行安全和服务海洋经济发展方面的创新做法。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广州海事测绘中心于2016年正式启动西沙群岛主要岛礁专项测量,历时8年,预计今年年底将全面完成该项测量及海图制作工作。

图片

海上风电测绘现场。

今年将完成最后2个

西沙主要民用岛礁的海图测量

发布会上,让记者眼前一亮的是测绘中心的海陆一体实景三维新技术。据介绍,测绘中心参照最新国际标准,以海洋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集成海量的地理空间要素、航海保障要素、水文气象要素、海事监管要素、海陆三维实景等数据,利用海陆一体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建设、多层次数据关联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了为各类“智慧+”行业服务的海陆一体空间信息管理系统。

广州海事测绘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本项目是国内率先完成的首个沿海超大场景海陆一体三维实景建设项目,系统实现了海陆三维场景空间显示和管理分析、航海保障要素加载和查询、海事通航管理要素显示、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数据三维加载显示、船舶事故碰撞回放分析、全域多频次水深管理、海底地形演变分析、水文气象服务、船队管理、台风应急指挥等众多功能。

记者了解到,广州海事测绘中心还积极部署海上风电测量业务,大力推进海上风电项目的探测工作,成立海上风电场测量技术攻关工作组,开展海洋测绘及相关领域技术攻关,研究制定了《海上风电场测量作业指导书》,并积极推进海上风电场在海图上公开发布,有效警示了来往船舶,在保障航行安全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护海底电缆和风电场施工区。日前,测绘中心已累计开展10项海上风电探测项目,作业区覆盖珠海港、揭阳港、汕尾港、惠州港、阳江港及湛江港等海域。

西沙群岛是广州海事测绘中心今年的测量重点,广州海事测绘中心从2016年起,正式启动西沙群岛主要岛礁专项测量,今年将完成最后2个主要民用岛礁的海图测量。历时8年,预计今年年底将全面完成该项测量及海图制作工作。 

新型锚碇“神器”

让航标“定”得更稳

广州航标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该处取得了多项航海保障领域科技创新成果及应用,以保障辖区水上航行安全。

为有效解决海上航标设施移位、漂失难题,广州航标处自主研发了一种结构新型、材质轻便的海底锚碇装置,名为“内角斗锚块”。该装置由内角斗长方体钢构和中空三角形钢构组合而成,其间以卸扣连接,能有效借助水底泥沙阻力加强锚系的固定能力。“相比传统锚碇,新型锚碇装置减轻了锚系的重量,减少了成本投入,同时解决了投放困难和投资较大的问题,借助小型作业船舶即可快速布放、调整或回收,使用方便快捷。”广州航标处副处长曹钜旋介绍。

据悉,广州航标处已经在辖区海域23座灯浮标上配备使用了这一新型锚碇装置。以风浪较大的阳江海域为例,使用传统锚块的浮标,在6级风力以下海况航标移位率约为10%,如遇台风天气,航标移位率高达80%以上;而配备新型锚块的航标,6级风力以下移位概率为0,遇到台风等恶劣天气,移位率不到5%。

今年重点推行的另一项技术是针对水上船舶设置的海上电子围栏,该技术是基于 AIS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即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实现对船舶的自动识别,并通过后台视频的监控、回放和 AIS 核查系统两种形式,实现管控水域内船舶即时定位、历史轨迹查询等功能,随时掌握管控水域内船舶的动态信息。

记者了解到,广州航标处正在海上风电场积极推进部署电子围栏建设,该处综合利用雷达、AIS等手段采集现场信息,实现对海上风电场全方位监控,并对闯入风电预警区域船舶自动进行预警,实现电子海图显示平台、风电水域智能监控和辅助决策等功能,能很好地满足海上风电场安全保障需求。

国内首创DSC通信分集接收系统

投入使用

记者从广州通信中心获悉,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前夕,该中心建成的国内首创数字选择性呼叫(DSC)通信业务分集接收系统投入运行,将传统的“点对点”时变信道转变为“点对多点”准恒参信道,实现“船-岸”DSC信号的全频广域接收,有效提升了接收信号质量和信道稳定性,实现“1+1+1>3”的通信效果。

据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采用这项分集接收技术后,DSC电路接收到的有效报警信息数量均有明显提升,累计增幅约为16.4%,提高了海上遇险搜救信息的通信质量。

今年以来,广州海岸电台通过多种方式共播发海上安全信息14.1万份,接收DSC遇险报警和安全测试信息241906船次,共处理安全通信258起,帮助163名船员成功获救。

编辑:蒋臻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