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新形态!南海“大桃园产城活力区概念规划”正式发布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佛山
原创2023-11-01 16:33

11月1日,南海区大桃园产城活力区概念规划发布会在南海区狮山镇召开。会上正式发布了大桃园产城活力区概念规划,并进行重点项目的签约仪式。

图片


一带一芯,三核七片

建设大桃园活力新产城

大桃园产城活力区概念规划以“魅力大桃园,活力新产城”为主题,对狮山大南国桃园片区(广三高速以北,佛清从高速以东)和里水镇全域进行规划,总面积约264.42平方公里。

图片

大桃园产城活力区重点项目启动仪式。

自2019年南海区成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以来,南海区委区政府提出抓住佛山中心城区扩容机遇,高标准高水平打造一批城镇发展战略空间,“七湖三湾一站一园”的总架构因应形成。

近年来,南海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这一战略布局,集中资源进行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中,“一站”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城市设计成果于2019年率先发布,紧随其后,“七湖”——映月湖、里湖、仙湖、千灯湖、文翰湖、博爱湖、听音湖和“三湾”——儒林湾、南海湾、广佛湾等重点区域的建设规划也相继发布,重点项目陆续启动。

随着本次《大桃园产城活力区概念规划》的正式发布,“一园”——南国桃园片区未来的发展蓝图将揭开面纱,“七湖三湾一站一园”的完整战略布局版图也将全面拼合。

图片

规划图。

大桃园产城活力区以“一带一芯,三核七片”为规划结构。

一带:指郁水官驿文化带,以西南涌古驿道为主线,设立串联21个节点、5处公园的42公里水上游览路线,建立串接沿线古镇古村、遗址等场所的46公里碧道体系,打造水道+绿道复合碧道系统,狮山、里水两镇共建南海北部生态休闲文旅体系。

一芯:指大桃园生态绿芯,整合盘活现状文旅资源节点,并植入娱乐体验、户外休闲、商业服务等新业态,以“桃园下山、山水联动”策略串联南国桃园和东风田园两大景区。

三核:产城核——广佛青创城:将打造“梦里水乡、都市水岸”,汇聚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资源,提供优质宜居宜业环境和服务,成为广佛北部城市发展轴上的生态新城、服务大金沙洲与“白云-南海”数字经济协同创新区的创新创业城、广佛同城背景下“不在广州,就是广州”的高质量产城融合示范片。

科创核——南海大学城:以灯塔社区为创新极核,加速形成高端创新平台集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文旅核——官窑南站:将官窑南站打造为文旅服务前台和集散枢纽,联动激活官窑片区、东风田园和南国桃园。

七片:按照产业新形态可分为城镇复兴模式产业社区型与产绿共融型三种类型的“产城活力”模式。

其中“城镇复兴模式”包括官窑历史文旅片与里水城市核心片;产业社区模式包括松岗产城融合片、狮山汽车产研片、里水产城融合片;产绿共融模式包括大学城生态科创片和里水都市农旅片。

图片

里水镇重点项目签约仪式。

图片

狮山镇重点项目签约仪式。

此外,发布会现场举行了相关重点项目的签约仪式,进一步深化大桃园产城活力区的建设与合作,各项目的同步开展、协同推进,为大桃园注入强劲动能。


两套体系”+“三种产城活力新模式

抢抓机遇,推进产城融合

图片

南海区大桃园产城活力区概念规划发布会现场。

大桃园产城活力区概念规划以“两套体系”与“三种产城活力新模式”为发展思路,南海通过发现文化价值,提升城市魅力,激发产业活力,推动“城产人文”高质量发展。

其中“两套体系”包含产业体系与魅力体系。

产业体系是指顺应区域产业发展态势,助力本地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将继续推进全域土地整理与村级工业园提升改造,为产业发展释放新空间;提供与产业升级需求相匹配的服务与设施,打造对高端产业与人才具有吸引力的产业社区;把握新赛道,聚焦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构建特色产业集群与专业化园区。

魅力体系是指以西南涌古驿道为主线脉络,串联起沿线狮山与里水两镇的十里官窑、金山寺、文头岭等历史人文节点,以及万顷园艺世界、贤鲁岛等生态休闲节点,策划形成“山水桃园”与“梦里水乡”两条自然与人文融合的主题游线,并打造以官窑南站为核心的旅游集散枢纽型服务核,以及以广佛青创城为核心的都市休闲型服务核。

“三种产城活力新模式”指的是城镇复兴模式、产业社区模式、产绿共融模式。

城镇复兴模式是指激发老城镇活力,深入发掘本地历史资源与文化魅力,盘活闲置资产,植入文化创意产业、新型都市工业。吸引本地居民与创意阶层群体共同参与到社区营造中,促进城镇服务不断完善、城镇面貌美化提升。

产业社区模式是指改变村级工业园土地利用粗放,产出效率较低等现状,以复合型工业楼宇载体,完善产业服务与生活服务配套,打造创新的工作场景、多元的生活场景和无界的交往场景,形成与城市品质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产业生态。

产绿共融模式是指通过区域生态廊道的构建联通,将园区镶嵌在绿色生态基底中;同时平衡生态保育与生态休闲功能开发,打造生态文旅游线,串联片区内各产业组团,为园区提升品质,为产业注入活力。

2020年,广佛两市携手编制《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合力建设包括“1个先导区和4个片区”的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如今,“1+4”高质量融合发展已逐渐落实,广佛同城进入“战略共谋”新阶段。

广佛北部产城协同发展轴也正逐渐形成,产业空间已形成一体化发展趋势,大桃园作为“白云-南海”合作的前台地区,将与广州西岸共抓产业新赛道机遇。

广佛城际环线(西环)建设随着轨道建设推进,大桃园片区将加速纳入广佛城市核心区。同时,广佛环线带来的巨大流量也将为片区内的官窑南站等站点加速汇聚各类要素资源,促进站点周边地区产城融合、转型发展,让大桃园从“后花园”变身“前台”。

图片

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发言。

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表示,大桃园产城活力区概念规划是对原有规划的延伸和整合,要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推进产城融合,应打造产业升级“新标杆”,构筑产城融合“新形态”,激发文化创造“新活力”,绘好共同富裕“新图景”。

图片


采写: 南都记者 李焕怡 实习生 潘少凝 

通讯员:南宣

编辑:李焕怡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