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二例猪心移植者去世,比首例少存活两周,死因也不同

南方都市报APP • AI前哨站
综合2023-11-02 17:55

10月31日,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正式宣布,全球第二例接受转基因猪心脏移植的患者已死亡——来自美国、58岁的福西特(Lawrence Faucette)于9月20日接受猪心脏移植手术,并在手术后存活了近六周。

在医疗领域,由于猪的肾脏、心脏等器官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都与人体器官相近,其向来被视为异种器官移植供体的最佳动物之一。而猪肾脏移植手术、猪心脏移植手术等高度试验性质的手术也就因此诞生。

在这次的声明中,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表示,福西特本就处于晚期心力衰竭,并且患有包括外周血管疾病在内的晚期疾病,被认为没有资格进行传统的心脏移植。但在9月15日,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了手术的紧急授权,希望延长他的生命。

于是,医疗团队在9月20日对福西特进行了转基因猪心脏的移植手术。术后,福西特还接受了物理治疗,与家人共度时光,甚至能与妻子玩打牌游戏。但在10月下旬,开始出现排异迹象,并最终于10月30日死亡。

图片

受试者福西特(Lawrence Faucette)和他的妻子

2022年1月,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就进行了全球首例将基因编辑猪心脏移植到人体的手术,在当时引发了极大轰动和全球关注。不过,受试者在术后2个月因心力衰竭离世。

在此之后,研究团队发现,受试者的移植心脏感染了猪巨细胞病毒。这种病毒不会感染人类细胞,但是会损伤器官。而在当年6月份,医学顶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也刊登论文,指出受试者死后心脏重量几乎增加了一倍,心脏中也出现了纤维化组织,并伴有红细胞外渗现象。也就是说,受试者或许是死于猪病毒感染。

图片

首例移植手术中,猪心脏从离体保存的设备中取出

因此,在第二次移植手术之前,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的医疗团队也吸取了第一次手术的经验。他们找到了更好的检测方法,术前密切筛查供体猪心脏是否出现感染病毒等病原体的症状。同时调整用药,对受试者使用传统抗排异反应药物。此外,他们还引入一种新的实验性抗体疗法,以进一步抑制他的免疫系统,降低排异反应风险。

但遗憾的是,这次患者仍在接受了手术后死亡。不过与上次的猪病毒感染不同,这次更多是出现了免疫排斥。

事实上,移植器官的异体排斥、移植动物本身自带的病毒DNA序列本就是异种移植治疗方案长久以来面临的两大风险。两种问题均需要通过基因编辑方法,或是敲除会诱发人体免疫排斥的基因,或是从编辑猪的生殖细胞开始,让新一代的小猪从受精卵开始就不带某些病毒的基因片段——这样才能保证待移植的猪心脏对于人体来说是绝对安全且“干净”的。

对于这次实验,有业内人士表示,失败原因或许是研究团队所提到的“新的实验性抗体疗法”中的新药并没有起到预想的免疫抑制作用。但无论如何,两次受试者死亡的诱因不同,一定会提供新的有价值的信息,这已经算是一种进步。

 

采写:南都记者 杨博雯

编辑:李玲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