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奖获奖作品《白门柳》被搬上粤剧舞台,黄嘉裕演活了董小宛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3-11-05 22:53

“傲雪欺霜,冷绝天下,谁与争先。还待冰消雪溶,梅骨复现。冷影自天然,旁观待磨练。指望春风满园添。志诚若君,定折取满袖红梅艳......”

一曲《梅花赋》唱罢,灯光渐渐凝聚在抚琴吟唱的一双人身上。这时全场观众不约而同地屏息敛声,良久,继而掌声雷动。

11月5日下午,由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出品,广东香山粤剧团、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联合创排演出的新编粤剧《白门柳·董小宛》在广州江南大戏院迎来首场公演。

据了解,该剧已成功入选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大型舞台艺术作品终评,还将于11月16日在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通过直播形式参加终评竞演。

图片

《白门柳·董小宛》剧照。粤剧名家黄嘉裕饰演“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

改编自茅奖获奖作品,历经多年打磨而成

《白门柳》是中山籍著名作家刘斯奋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曾被改编为电视剧、话剧、汉剧等。其中,作为小说重要组成部分的董小宛与冒襄的故事,此前尚未被改编过。中山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以此为切入点,将小说名著与岭南传统戏剧形式粤剧相结合,重新编创和演绎,打造适应新时代特点的新编粤剧《白门柳·董小宛》。该剧从2018 年开始谋划构思,2020年起进入实质创作,历经多年打磨而成,其间对剧本进行了两次重大调整,邀请著名粤剧、粤曲创作人陈锦荣担任粤剧改编,并邀请中国戏曲表演界“终身成就奖”得主、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演员周龙担任总导演,主角董小宛则由中山本土粤剧专业院团广东香山粤剧团的正印花旦黄嘉裕担纲饰演。

图片

《白门柳·董小宛》剧照。清兵入关,董小宛追随冒襄回乡避难。

突破了传统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模式

该剧被列为中山重点文艺创作项目,主要讲述明清易代之际,主人公董小宛与复社名士冒襄在乱世中相濡以沫、共同进退的动人故事,展现董小宛与命运的顽强抗争和对清平时世的深切向往,以及舍身守护中华文脉流传的坚定决心。该剧较好地突破了传统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模式,个体命运与时代洪流的悲怆交响中,激荡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气节感,通过道具“古琴”匠心独运的处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理念贯穿始终,较好彰显了中华五千年从未间断绵延文脉的深厚底蕴。而且,该剧对当时突破时代局限性的黄宗羲“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民本思想萌芽,也有一定程度的反映,增强了戏剧张力和艺术感染力。

此外,该剧还在舞美、音乐唱腔以及造型服饰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大胆启用了一些其他戏曲中鲜有出现的元素,再结合传统元素来塑造人物和烘托氛围。比如用古琴曲取代传统的古筝曲,参考中国工笔画的素材,将花鸟山石等融入到服装设计,通过梅花造景等装饰细节营造古朴典雅的氛围和诗情画意的境界。

值得一提的是,剧组还专门请来了广东古琴研究会会长、非遗项目“古琴艺术”(岭南派)广东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谢东笑创作古琴曲。

图片

《白门柳·董小宛》剧照。该剧在舞美设计上有所创新,通过梅花造景等装饰细节营造古朴典雅的氛围和诗情画意的境界。

师承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林小群

据介绍,领衔的黄嘉裕是中山市香山粤剧研究院副院长,广东香山粤剧团团长,国家二级演员,2009年毕业于广东粤剧学校,2016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本科表演专业,获学士学位。幼年得粤剧名家麦嘉、胡涓涓启蒙,师承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林小群。应工闺门旦行当。曾主演《血沃共和花》《临川四梦》 《思凡》 《白蛇传》 《梦断香销四十年》 《红梅记》 《柳毅传书》《紫钗记》《六祖惠能》 《南国菩提》《风月 救风尘》《唐伯虎点秋香》 《虎将马超》 《八和会馆》 等剧目。曾两次荣获全国小梅花金奖;获“侯宝林杯”戏剧比赛广东区金奖;广东省第五届青年演艺大赛表演奖;分别于2011年、2020年在第11届、 第14届广东省艺术节两次获得“十佳舞台新秀奖”。

图片

《白门柳·董小宛》剧照。该剧对当时突破时代局限性的黄宗羲“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民本思想萌芽,也有一定程度的反映。

洗练唯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具有新意

演出结束后,很多热情的观众涌向舞台跟演员们互动,久久不愿离去。现场观看了演出的《白门柳》作者刘斯奋对本次的演出效果表示满意,他说:“很高兴在剧场里看到很多年轻的面孔,这是这出戏的亮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具有新意,剧情紧凑,可谓抓住了年轻人的心。”

著名戏曲研究专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董上德以“洗练唯美”来形容新编粤剧《白门柳·董小宛》。他认为这部戏很好地把握了冒襄的行动的“三不从”:一不从南明,二不从清朝,三不从老师(钱谦益),董小宛对其“三支持”的底气和见识从何而来也得到了较好的挖掘。“整出戏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乱离给董小宛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与当时突破时代局限性的黄宗羲‘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民本思想萌芽有所呼应。”

来自广州大学人文学院的陈老师对南都记者说,“《白门柳·董小宛》的唱词典雅,小曲也比较多,看得出编剧陈锦荣老师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女主角黄嘉裕扮相靓丽,唱作俱佳,让人印象深刻。”

中山大学中文系古代戏曲专业博士研究生武同学也表示,《白门柳·董小宛》为如何运用戏剧对小说进行二度创作提供了很好的范本。“选用古琴和梅花来营造意境是恰当的,士无故不彻琴瑟,而梅花寓意高洁,尤其两次《梅花赋》的吟唱非常有感染力。”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朱小雨

编辑:周佩文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