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南都“记者帮”曾报道广州从化一小区频繁有蛇出没,有业主被吓得晚上不敢出门。(此前报道)此事报道后引起广州市林业局关注,11月4日,从化区林业部门、蛇类防治专家前往该小区现场排查。专家排查后初步判断认为,在小区出没的可能主要是无毒蛇类,也可能还有其他蛇类。目前,区林业部门与蛇类防治专家已对小区物业公司开展防治和预防蛇类的指导工作。
在此前的报道中,小区业主陆先生告诉记者,近半年来,小区频繁有蛇类出现,步道上、绿化带里、地下车库甚至是别墅邻居家的花园,都出现过蛇。小区业主群隔几天就有人拍到蛇出没;有的蛇又肥又长,见到人后迅速爬入绿化带中;有的蛇身上呈现黄绿色花纹,贴着墙角与人“对峙”。由于蛇类出现频繁,大家也不知道其具体种类以及是否有毒,因此有的业主晚上都不敢出门。
小区物业公司对此则表示,将联系专业人士指导防范和捕捉蛇类,并在合适的地方将捕获的蛇放生。
有业主晚上在小区道路上遇到一米多长的大蛇。
11月6日,从化区林业部门相关负责人回应南都记者时表示,4日排查当天并未在现场发现蛇出没情况。蛇类防治专家经向小区保安了解后初步判断,该小区曾出没的蛇类可能主要是滑鼠蛇、黄斑渔游蛇、三索蛇等无毒蛇类,也有可能还有其他蛇类。
“对于蛇类,市民有着不同的认识,可以说是‘又怕又爱’。”该负责人表示蛇类,作为野生动物组成部分,在大自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大自然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对维持地区生态平衡,尤其是控制当地鼠患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正因如此,原产于我国的大部分蛇类都列为了保护动物,部分如三索蛇、眼镜王蛇等甚至被列为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不过,蛇类出现在小区等人流密集的场所,难免会惊扰到大家正常的生活,需要各方齐心协力,有效防治,营造安全和谐的小区环境。从化区林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与该小区物业公司进行了沟通交流,指导物业公司如何开展防治和预防蛇类工作,并建议物业公司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保安巡逻频次,对小区的水池、公共过道、管道井、屋顶、绿化等公共区域清查;同时做好灭鼠工作,堵塞鼠洞,从食物链上断绝吸引蛇类的食物源;
二是提醒广大业主,注意安全防范,做好自我保护,遇见蛇类主动避让,不要主动攻击、捕捉或逗弄。夜晚不走光线暗、草丛深的小路,避免踩到蛇类而被咬伤;
三是如发现蛇等野生动物入屋扰民等情况,可联系当地林业部门或拨打110报警;如遇紧急情况,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可采取捕捉控制等措施;如不慎被蛇类咬伤,不要惊慌,尽可能记住蛇特征,第一时间联系各区毒蛇咬伤急救医院寻求帮助;
四是加强防范宣传和应急处置。从化区林业部门将进一步加大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安全知识宣传,组织开展野生动物知识和法律法规进小区活动,增强群众对野生动物侵害防范意识和紧急状况下安全避险认识,确保群众自身安全。组建应急队伍,及时处置蛇等野生扰民事件;同时,加强培训,不断提高蛇出没扰民应急处置能力,积极稳妥处理蛇等野生动物扰民问题,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采写 南都记者 陈卓睿 魏志鑫 通讯员 林园轩
图片由小区业主提供
编辑:魏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