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码在华投资成为跨国车企共识:氢能源等前沿技术进博会首秀

南方都市报APP • 沪上观
原创2023-11-07 11:17
图片

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达289家,进博会规模创下新高的背后,是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实践。

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为期6天的进博会成为中外企业秀产品、亮技术、谈合作的大舞台,众多首发首展的最新科技、最新成果、最新展品亮相本届进博会。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有诸多全新产品亮相进博会,国际车企与中国本土汽车产业链的合作共赢,同样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加码在华投资成共识

连续六年,开放的进博会让众多企业有机会与中国伙伴拓展合作、互利共赢。亲身感受中国市场脉搏的同时,加码在华投资,也越发成为行业共识。

作为最早宣布碳中和目标的车企之一,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在“2039愿景”中明确提出,最晚到2039年实现新车产品阵容在车辆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碳中和。在中国,梅赛德斯-奔驰与全产业链上下游的伙伴一起推进可持续发展。

在不久前的第十一届梅赛德斯-奔驰集团中国可持续发展对话会上,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探索低碳铝材在汽车生产中的应用。会上发布的《梅赛德斯-奔驰集团中国可持续发展蓝皮书2022-2023》披露了该集团在华可持续发展的最新成果。例如,北京奔驰已连续三年采购绿电,2023年已签约采购至少2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力。

图片

梅赛德斯-奔驰携多元化豪华产品第六次亮相中国进博会。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唐仕凯表示:“进博会是中国展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国际贸易的重要舞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是梅赛德斯-奔驰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我们不断扩大在华业务布局、加大研发投入,满足中国客户对多元化豪华出行的需求。在华发展、与华共进。梅赛德斯-奔驰将继续推进在华电动化转型,助力中国高质量发展,为中国汽车产业升级和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与此同时,中国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实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为在华企业发展提供新动能。得益于中国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及中国在电动化、数字化方面的创新实力,宝马集团持续升级在华研发体系,旨在更好满足中国客户需求。

图片

在今年进博会的“创新孵化专区”,宝马亚太技术中心展台也带来诸多精彩展示,来自德国、美国、瑞士、韩国和新加坡等国的9家初创企业展示了他们的创新产品和创新技术解决方案,主要包括:自动驾驶、类脑智能、人机交互设计、智能机器人、新型材料等领域。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认为,开放促进繁荣,外资企业可以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增进各国之间相互理解与合作,宝马集团将一如既往地为此贡献力量。未来,宝马将继续加强与中国企业合作,促进中德经贸技术合作,助力中国高质量发展。

进博会首日,一汽-大众便与大众汽车集团签订进口整车与零部件合作备忘录。2024年,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将向大众汽车集团进口部分零部件及奥迪整车,用于整车生产及销售。

据介绍,面向未来,一汽-大众将不断深化合作,凝聚中国一汽与德国大众双方优势,打造共创共赢的“合资合作2.0”模式,持续推动技术融合与创新变革,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贡献力量。

前沿技术集中首秀

事实上,相较于专业展会,进博会的汽车展区更注重展示车企综合实力。本次进博会,也实现了众多前沿技术的国内首秀。

宝马在本届进博会上的展车,不仅有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动车型,更有氢燃料电池车,体现了宝马倡导的开放技术路线,以及战略性推进未来零排放出行的实践。

据悉,宝马此次展出的BMW iX5氢燃料电池车将可持续理念、技术创新与世界级的工程设计合而为一,该车总输出功率可达295千瓦,其中,高性能燃料电池可连续输出125千瓦的电能,6秒内可完成百公里加速。在WLTP工况下,最大续航里程可达504公里,储氢罐充满仅需3-4分钟。

图片

BMW iX5氢燃料电池车。

丰田汽车则展示了氢能的制造—运输—储存—使用等一系列技术应用场景。在丰田展台,丰田带来了重量更轻、容量更大的大型商用车用储氢罐,以及能够实现更快加氢、更远续航的更换式氢气瓶集成储存模块。丰田研发人员介绍,丰田利用水电解装置制造氢能,面向产品化已经开始了实证试验。

此次“未来出行”展区中,吸引了众多关注的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则来自御风未来。作为一家空中出行创新企业,御风未来致力于打造高安全、高性价比、绿色智能的eVTOL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为未来城市立体交通空中出行提供解决方案。

其中, 2吨级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M1的首架机是首飞后的首展。今年10月,M1在上海成功完成首飞,适航申请工作也在同步推进。这也是首飞成功后,M1于进博会现场开启全球首展。

图片

M1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值得一提的是,前沿技术集中展出的背后,离不开众多跨国企业在中国技术研发的投入和积累。

以梅赛德斯-奔驰为例,其已在中国建立了德国之外覆盖领域最全面的研发网络。除京沪两地已成立的研发中心,梅赛德斯-奔驰(上海)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于2023年6月注册成立,使本土研发网络进一步完善。

奔驰相关负责人表示:“梅赛德斯-奔驰始终相信,中国科技驱动全球创新。在创新技术的加持下,梅赛德斯-奔驰的数字化战略力求给中国客户带来尊享的豪华数字体验。全新长轴距E级车的L2+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就是首次由中国研发主导并深度本土化定制的。”

南都记者 于典 发自上海

编辑:王欣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第六届进博会|“进”享全球 “博”出未来
进博沪上观,总裁面对面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