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举行的进博会上,赛诺菲旗下创新免疫疗法TZIELD完成亚洲首秀。这是全球首个且唯一获FDA批准用于延缓1型糖尿病发病的药物,也是继胰岛素问世100年以来,1型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多方携手共建 共筑中国糖尿病防治领域新生态
Teplizumab是一种CD3靶向的单克隆抗体,能从病因上实现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进而延缓1型糖尿病发病近3年。该药于去年11月在美国获批,适用于延缓成人和8岁及以上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从2期进展为3期。并在近期荣获《时代周刊》“2023年度最佳发明”。目前,该药已被纳入《中国第四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
1型糖尿病领域100年以来的划时代突破TZIELD本届进博会亚洲首秀
目前,我国每年新发1型糖尿病患者超1万例,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我国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绝对患者人数居世界第4位。由于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年龄小,在日常血糖控制、自我疾病管理、心理调适等方面存在巨大挑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长期寿命。有研究显示,10岁之前诊断的患者预期寿命减少16年,20岁之后诊断发病的患者预期寿命减少10年。
过去100年,1型糖尿病患者主要依靠注射胰岛素或胰岛素泵来维持生命。Teplizumab的出现,填补了1型糖尿病领域延缓疾病发病的治疗空白。根据其2期临床试验(TN-10研究) 的长期随访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持续14天使用Teplizumab治疗能将1型糖尿病的发病时间平均延迟近3年。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分泌主任医师周智广教授表示,我国1型糖尿病发病率高峰为10~14岁,存在发病低年龄化的倾向,日常疾病管理存在很大困难。Teplizumab能延缓1型糖尿病发病近3年,为患者及家属在儿童及青少年成长的关键阶段,争取到足够的缓冲适应期,以更好应对在健康知识、管理监测、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挑战,有利于患者树立信心,回归生活,创造社会价值。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分泌主任医师周智广教授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涛教授提醒:“糖尿病1期和2期,是重要的早筛阶段。处于这一亚临床期的患者没有糖尿病典型症状,但可通过胰岛自身抗体检测及相关风险评估指标来对1型糖尿病的进展进行有效预测。对于高危人群而言,应定期去内分泌科或儿科内分泌专科进行抗体筛查,及时了解身体状态,做好健康管理,避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等急性危重并发症的发生。”
一般而言,有1型糖尿病家族史(尤其是1型糖尿病一级亲属)和携带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易感基因的普通人群这两类人群是1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如乳糜泻、哮喘、炎症性肠病、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1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也会增加。
采写:南都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杨景岚
编辑:曾文琼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进博健闻
【专题】第六届进博会|“进”享全球 “博”出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