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机铺设到村卫生室,东光县人民医院铺开“心电一张网”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3-11-08 19:27
图片


“新征程行动”三周年之际,南方都市报对话全国有代表性的八家县域医院/区域医疗中心,用文字记录在全球先进技术加持下县域医疗的蜕变、见证县域健康的现代化,并制作专题,以此献礼改革开放45周年。

提起河北省东光县人民医院,不得不提他们与乡镇卫生院合作,打造的“心电一张网”——乡镇医生做完心电图,实时将图像传送至县医院的心电诊断中心,由县医院专家协助做出诊断,在8分钟内将报告传回乡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院还将心电图机免费发放到村卫生室,进一步扩大了筛查范围。

据了解,该院从2023年7月开始,向医共体范围内9个乡镇的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发放了100台联网的台心电图机,7-9月累计接收心电图1700余份,其中超过100份属于高危预警,发现15例急性心梗并及时转运救治,群众受益明显。

一个县级医院是如何开展其特色医疗服务,吸引了周边县市的众多患者前来就诊的?在11月5日开幕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由GE医疗公益支持的《医疗“县”状调研报告》正式发布。作为该报告中提及的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近日,南都记者采访到东光县人民医院,寻找该院如何创新医疗服务、用先进设备助力医共体建设的诀窍。

图片

东光县人民医院

心电一张网覆盖9个乡镇

2023年7月7日早6时40分,52岁的邹先生突感胸痛、胸闷,并伴有大汗,于是他紧急前往村卫生室就诊。患者剧烈的疼痛和胸闷让卫生室的邹中利医师感觉疾病并没那么简单,他一边想,一边拿出东光县人民医院发放的“心电一张网”可穿戴十二导便携式心电记录仪,熟练地完成心电图的采集,并第一时间发送到东光县人民医院心电诊断中心。东光县人民医院心电图室值班医生及时获取心电图,考虑“急性下壁心梗”的可能,立即发出危急值心电报告,同时通知东光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值班医师会诊,心内科医师考虑患者为急性下壁心梗,直接通过电话与乡村医生取得联系告知患者病情,指导乡医让患者绝对平卧休息,并立即派出120及时将患者转诊至东光县人民医院就诊。

患者邹先生是东光县人民医院启动“心电一张网”第2例危急值患者,也是第一例获益最大患者。自心电图预警至介入手术完成,总共用时90分钟。通过“心电一张网”的建设,有效缩短了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时间,极大提高了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效率及质量,为急性胸痛的早发现、早救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图片

据东光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韩鸿至介绍,东光县人民医院积极发挥县域医共体的带头作用,与乡镇卫生院合作打造“心电一张网”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基层患者的早诊早治。

“最典型一个的例子就是我们曾经挽救过一个心肌梗死的患者,从进医院到血管开通仅用了24分钟。当时他打电话说已经胸痛30分钟了,所以我们出车接到他的第一时间就做了心电图,并且上传到医院的胸痛中心平台,医生在平台上完成对患者心电图的会诊,结果发现是急性心梗,马上启动急性心梗救治预案,到了医院之后进行了‘双绕’,直接将患者推进了导管室进行手术。”韩鸿至解释说,所谓的“双绕”就是患者到了医院之后绕行急诊、绕行心内科直达导管室,不需要急诊和心内科的医生重新诊断患者是否符合手术指征。24分钟救了一个生命,远远低于国际标准的90分钟。正是这张覆盖在全县9个乡镇的心电网让越来越多的急性心梗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发现和及时转运救治,为群众安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图片

看病也有上门服务,“护士到家”来了

“我们接到电话之后护士都是拿着医疗箱就直接入户了。”韩鸿至书记告诉记者,对一些行动不便、高龄体弱的患者,医院专门开展了一项“护士到家”服务,依托互联网将PICC、CVC以及维护技术等护理服务推送至“护士到家”平台,为患者提供上门服务。这项服务不光拉近了患者和医院的关系,也拉近了医患之间的感情。由此,在沧州市护理质控专家组督导检查时,该服务还被作为亮点予以肯定。

图片

2021年7月,东光县人民医院率先实行了“先诊疗,后付费”和“床旁结算”的诊疗服务模式,一年来服务人次达22000余人,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好评。 “‘先诊疗,后付费’就是无论患者来医院的时候是什么情况,都可以先进行诊疗;‘床旁结算’则可以避免在陪同家属较少的时候,家属出去交费影响到对患者的照顾。”韩鸿至介绍,这项工作切实提高了诊疗的效率,使患者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在二甲评审的时候也被作为亮点进行了全市推广。

图片

同时,紧跟技术发展趋势,东光县人民医院还开通了智慧医院,依托自助机推出了自动设备服务+公众号智慧医院的线上线下联动平台,患者既可以通过手机进行网上预约挂号、分诊、排队、缴费、结果查询等,也可以在线下门诊大厅的自助机上完成各项操作,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就医效率。

硬件加持检查诊断,上演多次生死较量

“我们血管介入C型臂主要也是把胸痛中心带起来了,上演了多次生与死的较量。”韩鸿至介绍,为了给周边百姓提供更精准的医疗诊断,东光县人民医院不断投入资金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据了解,自2020年引进血管介入C型臂、骨科C型臂等设备以来,东光县人民医院已经完成介入手术2800多台,其中冠状动脉介入手术2500余台,尤其是针对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急症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手术开展330余台。“这330多台也就是说救了330多个人,他们如果不做这个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有可能生命已经消逝了。”韩鸿至说。

图片

“我记得7月的一个下午,有位胸痛的患者到我们医院来了之后就晕倒了,急诊科立刻给她进行了心脏复苏,做了心电图检查,发现是急性心梗,然后我们胸痛中心的团队立即反应,启动胸痛救治流程,在8分钟之内完成了导管室的激活。”韩鸿至回忆说,当时那位患者的状况十分紧张,反复发生室颤,前后共除颤6次,后来在“大C”的帮助下进行了积极的介入手术,最后完全康复回家,家属感激得不得了!“我们的C型臂引入之后是有从无到有、从有到熟、从熟到扩量的一个过程。目前大C开展的造影术除了动脉血管的,还有恶性肿瘤、急性脑梗塞、内脏实质性器官以及股骨头坏死等的手术都可以做。”

图片

引进高端设备无疑大大增强了医院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我们医院近几年添置了不少高端的影像设备,例如3.0T核磁共振等。”韩鸿至告诉记者,借助3.0T核磁共振设备,东光县人民医院开展了颅底的神经成像、单款扫描技术、磁敏感和离散加权成像技术等新项目,为脑卒中患者、三叉神经痛患者及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检查诊断。此外,在东光县人民医院做的影像结果京津冀互认,这将意味着患者拿着影像片子或者影像的结果到三甲医院不用再重复做检查,可以直接办理住院或者开展手术,这也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促进门诊量上升了20%。



采写:南都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姜颖

编辑:曾文琼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健康新征程 关爱走基层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