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48天被淹两次,广东将开展堤防达标加固三年攻坚行动

南都N视频APP · 跨粤
原创2023-11-08 16:56

广东罗定江流域是受洪水威胁严重、洪涝灾害较频繁的区域之一。受台风“苏拉”与“三巴”等影响,在最近的48天内,罗定市就遭受两次洪水灾害的袭击,损失惨重。如何提高广东中小河流防洪减灾能力,扎实推进县域防洪防涝能力建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11月7日,广东省水利厅上线广东民声热线,相关负责人对上述问题做出了回应。

图片

对于罗定受灾严重的原因,广东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仁著表示,第一是受台风影响,降雨强度大,9月和10月的两次降雨导致罗定江古榄水文站出现超百年一遇洪峰水位;第二是圩镇防洪能力较弱,局部河段堤防没有完全闭合,此外乡镇的防洪标准一般为10-20年一遇,标准较低;第三是内涝严重,城区内排水系统不完善、罗定江水位太高,而罗定城区目前只有一个排涝站排水,排水能力有限。

面对复杂严峻的防汛形势,罗定、云浮及广东省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罗定市水务局称,资金缺口是导致排涝站尚未健全、河堤尚未完全闭合的原因。预计10天后,针对每个河段的防洪问题调研报告即将出炉,相应的解决措施也将一并形成。同时还将在后续尽可能争取中央和省以及地市的支持,想办法把它完善好。据陈仁著介绍,云浮市已针对罗定江流域综合治理问题,制定了行动方案,预计需要资金超过6亿元。现已落实部分资金,对部分河段进行了加固。

“目前,广东省堤防达标率在70%左右,还有约5210公里堤防不达标,这是目前我省防洪体系最大的短板。”广东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处长陈柬介绍说,广东已决定开展堤防达标加固三年攻坚行动,当前正在编制方案。该行动将紧盯薄弱环节,同时考虑各级财力,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优先在流经人口密集、经济体量庞大区域的省主要河道,以及在几轮洪灾中暴露出短板问题的河流和区域实施。

图片

在当天的节目上,陈仁著还对正在进行的水库除险加固攻坚工作做了相关介绍。

据悉,全省现有水库7756座、总库容约450亿立方米,在供水、防洪、灌溉、发电、生态等方面发挥了巨大效益。由于超过80%的水库兴建于上世纪50至70年代,水库的设计、建造受限于当时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老化问题较为严重。近年来,全省持续开展水库安全鉴定,有1732座水库鉴定为病险水库。前两年已经完成了883座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库安全工作,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省水利厅开展了除险加固攻坚战,全力推进剩余849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整治水库管理安全隐患,有效发挥水库效益。

采写:南都记者 王诗琪 实习生 王璇

摄影:南都记者 钟锐钧

编辑:王诗琪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