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在开幕当天,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接受了南都记者的采访。
吴云坤透露,这是他第五年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他看来,在乌镇峰会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他感受的主题是互联网在为大众提供更便利的生活,让大众享受互联网的成果;第二阶段则是在疫情时期采用大量的技术解决沟通问题,同时还实现了对算法的安全保护,对网络攻击的防护,让大众在使用科技成果的时候免受诈骗等,而这个阶段吴云坤在乌镇大会看到的是“既要发展也要安全”。
第三阶段也就是现在这个阶段,国际发生了地缘政治的诸多变化,冲突不仅是现实的冲突,也包括网络安全的冲突。吴云坤在乌镇大会感受到的是“网络空间安全共同命运体”,“希望大家能消除这种冲突,使国家、国际、国民这三者形成有机统一,让所有的人共同在网络空间这个命运共同体上获得发展的成果。 ”
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
吴云坤表示,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威胁主要呈现在三方面,第一方面是地缘政治、国与国之间的冲突形成的国家级冲击;第二方面主要来自于网络犯罪组织,他们因为经济利益的需要进行勒索诈骗;第三种来自企业之间竞争可能出现的商业风险、隐私泄露、知识产权等问题。
“对抗这三类威胁主要围绕着两个技术的发展”,吴云坤解释称,第一个是跟数据相关的安全技术;另一个则是围绕系统,特别是工作的控制系统,还有水电油气等工业控制系统,构建安全防御体系。
对于当下大热的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风险研判,吴云坤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安全风险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数据泄露的风险,“因为任何像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算法、应用,其实都需要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可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整个应用当中,都要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
吴云坤认为第二个风险点在于算法,“算法如果被对抗,可能造成我们过去能靠人来控制的,可是机器已经被对抗了。它会被恶意利用。”
第三个风险点则是在伦理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中有很多涉及法律、制度、政策、伦理等方面,如果不健全有可能带来新的风险。”
吴云坤表示,奇安信推出的大模型卫士就是在研究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过程中,提供数据隐私方面的保护以及核心算法的保护,“在整个数据的存储、利用甚至销毁过程当中的各个点,我们来提供安全的保障措施,嵌入到整个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第二是保护算法,我们用技术对整个算法进行不断验证,来看这个过程中算法的鲁棒性(承受故障和干扰的能力),这是我们大模型卫士主要的价值。”
采写:南都记者 汪陈晨 发自乌镇
编辑:甄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