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峰会连续7年设人工智能论坛,关于AI有哪些前瞻视角?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原创2023-11-09 18:18

鱼米之乡,丝绸之府——11月8日至10日,乌镇,这座白墙黛瓦的千年古镇,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盛会,站在了现代文明的浪潮之巅。

今年适逢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十年。峰会以“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20场分论坛,在保留传统特色论坛基础上,还紧扣当下数字世界最前沿的话题,比如前沿数字技术创新和安全论坛,算力网络协同创新论坛,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论坛,下一代互联网创新发展论坛等,都与当下讨论火热的大模型、生成式AI等新技术紧密相关。

南都记者注意到,自2017年以来,大会连续七年围绕“人工智能”设置主题论坛。11月9日下午,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论坛召开,又带来了怎样的前瞻视角?

习近平主席四次贺信致辞提“人工智能”

今年倡导人工智能安全发展

图片

2014年至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现场发表主旨演讲1次、向大会致贺信6次、致贺词1次、发表视频讲话2次,连续10年以不同形式关心大会的举办。

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向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发来的贺信中,首次提到了“人工智能”,他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这也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在之后的第五届、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人工智能”都出现在了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中,留下深刻足迹。

今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在视频致辞中倡导,“中方愿同各方携手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促进人工智能安全发展”。据悉,《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于10月18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被宣布提出,倡议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安全、治理三方面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治理中国方案。

连续七年设人工智能分论坛

聚焦安全、应用、技术、伦理、产业发展

图片

人工智能分论坛已是连续七年设置,分别聚焦安全、应用、技术、伦理、产业发展等话题。比如在第四届、第五届、第七届、第八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人工智能分论坛分别以“让生活更美好”“融合发展新机遇”“育新机 开新局”“打造智能经济新优势”为主题,探讨技术的大范围、深层次创新应用,以及所带来的商业变革、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图片

还有聚焦伦理与智能经济的讨论。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分论坛,以“开启智能经济新时代”为主题,聚焦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第九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与数字伦理分论坛以“人工智能的产业方向与伦理取向”为主题,分别探讨了:人工智能伦理的技术逻辑与人类的选择空间;数字伦理的法理与道理——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交融的秩序与规则;人工智能及其产业模式优化对未来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形态的影响。

每年乌镇峰会都会迎来世界各地的政府部门负责人、知名研究机构专家学者、互联网企业领军人物等一大批嘉宾。梳理发现,7届人工智能论坛的与会嘉宾中,图灵奖得主、阿联酋人工智能部部长、康奈尔大学教授、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局副局长、国际电信联盟(ITU)副秘书长等重磅国外嘉宾成为一大看点;而国内嘉宾中,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科研机构及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华为、京东、百度等企业的代表均多次参会。

今年乌镇峰会频现大模型、生成式AI
发布研究报告及共识文件

今年的20场分论坛,既保留了传统的特色论坛,也围绕互联网新趋势、新热点设置新议题,而ChatGPT、大模型、生成式AI等关键词在相关论坛主题、演讲、研讨中掀起激荡与碰撞。

比如,在乌镇峰会全体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分享了对于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的思考,在他看来,未来发展大模型核心技术要重点考虑建设多模态、多尺度大模型。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预判,在可见的未来,我们生活中所有习以为常的产品形态都会发生变化,会有更智能的下一代产品进入我们的生活。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互联网企业家论坛上作主旨发言,分享对当前AI技术的看法,他强调,目前备受关注的大模型和算力本身并不产生价值,利用大模型等技术构建繁荣的AI原生生态才是关键,才能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

11月8日,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在乌镇揭晓,15项成果入选,在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包括有百度“知识增强大语言模型关键技术”、国际商业机器 (中国) 有限公司“IBM生成式人工智能watsonx:企业级AI的未来”等2两项成果。

11月9日下午,以“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为主题的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论坛召开,全球知名企业高管、国际组织代表、顶尖专家学者以及工作组成员、公益讲述人等嘉宾,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人工智能创新引领与赋能作用,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协调发展与治理,促进科技向善。

论坛上还发布了《发展负责任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究报告及共识文件》,该报告及共识文件共分为6个篇章,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全球发展态势、带来的机遇、引发的挑战、全球努力、行业应用探索等。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数据采集分析:南都记者 张雨亭

数据来源:世界互联网大会官网、相关公开报道等

设计:何欣

编辑:张雨亭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