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粤精彩!一个中小学校长和他的“共生阅读”实验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3-11-11 17:13

清早,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校长许昌良坐在公交车上。环顾四周,车上共17人,3人在读书,其中两人是侨外初中部的学生,一个是他本人。对许昌良来说,这种场景已经司空见惯,在校车上、在课室图书角旁,随处可见沉浸在阅读中的侨外学子。许昌良说:“每周五的第一节课是学校的静读课,老师和学生们一起看书,学校静悄悄的,那种感觉特别美好。”

许昌良是广州在2017年引进的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他有特级教师、全国名校长等一系列标签,其中,广州市书香羊城全民阅读推广大使是最特别的一个。

自2014年开始,“全民阅读”连续十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4月发布的《广东省全民阅读指数报告(2022)》数据显示,广东成年居民的综合阅读率继续增长,电子阅读时间超过两小时,各项指标都超过2021年全国平均水平。

让许昌良格外留意的是,家庭亲子阅读时间,近三年分别是29.89、30.83和31.32分钟,领先全国平均水平5分钟。

图片

许昌良

没有家长和老师的阅读,就没有孩子的阅读

三年前,《广州市中小学阅读空间建设指南》推出,着力推进广州中小学校阅读空间设计创新,激发师生阅读热情,打造书香校园,促进全民阅读。

在2023年1月的广州人大,作为越秀代表团领衔代表,许昌良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双减”背景下推进全民阅读促进家校社共生的建议。

有多年的语文教学经历的许昌良,深知语文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教材,没有长期的、系统的、深入的阅读,语文仅靠刷题,靠死记硬背的强化练习,是既走不快,也走不远的。

从语文老师转换到学校校长,许昌良站在更大的范围用全学科的视角看,所有的学科都要重视阅读,所有学科知识背后都有人物与故事,都有丰富的背景与来龙去脉,如果孩子了解了,会觉得这个学科很有趣,特别像物理化学这些自然科学,孩子们读过这些故事,喜欢上这些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继而会更喜欢上这个学科,学习兴趣会更浓。

“自然界的生物存在三种状态:一种是辅生,一种是寄生,还有一种是共生。而在人类社会中,唯有‘共生关系’是最具价值的。”早在五年前,许昌良就开始思考:用什么作为粘合剂实现“五育融合”呢?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他发现,阅读是一条不可替代的纽带。他还发现,没有家长和老师的阅读,根本就没有孩子的阅读。因此,借鉴“共生理论”,许昌良提出了“共生阅读”的概念与主张,引领千名孩子共读书,拉动万名家长同读书。

“共生阅读”鼓励学生重视阅读,培养阅读习惯,鼓励开展亲子阅读,把阅读的氛围带进家庭、带入社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潮。

图片

林晓蓉老师介绍说,通过打造班级图书角、设置师生静读日、举行读书沙龙等一系列活动,逐步实现“共生阅读”,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阅读的队伍中。

学校里的每个班都精心地设计班级共生阅读角,并由学生、老师和家长共同组成读书会,读书会根据班级特色、利用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读书活动。

在主题阅读班会上,师生与家长在课室里一起读名人名作、赏故事表演。有学校老师表示,情景剧表演全员参与,除了提升阅读习惯之外,也增强了孩子们的团队意识及合作精神。而参加活动的家长也表示,没想到在小学生的班级活动中,自己还能获取很多知识。孩子们的表演令他刮目相看,平时真没发现他们如此有表演天赋。

以“共生阅读”为纽带,学校教育通过孩子而影响家庭教育,让父母和孩子之间互相影响,共同爱上阅读。在华侨外国语学校,从1-9年级的学生和老师都有推荐阅读书目。寒暑假有阅读作业,家长和学生都要完成阅读任务,还要共同撰写一本读书笔记,家长和孩子要进行互相评价。同时,学校每年都会做一次阅读调查分析,研究共生阅读的活动效果,并不断改进。今年6月,学校就举办了“小种子阅读坊”第七期活动,现场参与活动的家长纷纷表示,“共生阅读”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体系化的培育课程,家长与孩子一起“同频成长”,家庭幸福感也随之提升。

“我们积极建立家庭的共生阅读,促进了父母和孩子的共同进步,在一个共读的时间和空间里,增长见识,交流思想,倾听孩子的内心,在阅读中共同成长,这种环境是潜移默化的,既能疗愈心灵,又能陪伴成长。” 六年5班张舒涵妈妈认为很受启发,“我们在阅读中能更好地给予孩子肯定,陪伴与爱,孩子也在过程中培养了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政策保驾护航全民阅读

广东省高度重视中小学阅读空间的规范化、现代化建设与管理。2019年6月,《广东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明确提出“中小学校应当加强书香校园文化建设,完善校园阅读设施,鼓励教师开展阅读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培训,开设必要的阅读课程,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阅读活动”。

2021年11月,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强化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推进图书馆(室)信息化管理。

2022年11月,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广东省中小学阅读空间建设与管理指南》,旨在促进广东省中小学阅读空间建设与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品质化,推进相关理念、功能、场景、技术与管理的创新,整体提升新建、改扩建阅读空间的建设与管理质量,努力构建优质均衡、便捷高效的图书馆(室)设施网络,创新拓展中小学校园阅读空间,进一步激发师生阅读兴趣,努力营造书香校园的浓厚氛围,促进全民阅读。

图片

“身体比分数重要,副科比主科重要,思维比知识重要。”许昌良如是说。近年来,华侨外国语学校将阅读定位为“侨外教育的理想国”“一所随身携带的好学校”,是“转化后进的重要手段、全面发展的智力源泉、抽象思维发展的把手、健康成长的精神需要”,突破了传统阅读“囿于语文”“为了中高考”的局限。许昌良认为,在建设学校特色的过程中,华侨外国语学校用阅读这根线把“五育”串起来,实现教育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许昌良还认为,“很多孩子的心理问题来源于他们的家庭和生活,他们的精神层面是空虚的、枯燥的、平凡的,所以我们想通过阅读来解决这个根源性问题。‘阅读是一种对心理的疗愈’,我们秉承这一理念,希望给每个孩子一个智慧而温暖的人生。”

在华侨外国语学校,有一支专业阅读推广志愿者团队——侨外“阅读点灯人”团队。在众多报名者中,学校甄选出一百多名“阅读点灯人”,并颁发聘任证书。在这些“阅读点灯人”中,有些是亲子阅读优秀的家长,有些是社会上的专家学者,他们将肩负起推动共生阅读的职责,通过专业、丰富、多维、多元的阅读推广活动,进行经验交流、阅读分享和方案探讨。

“让所有有一技之长、热爱阅读的人都成为点灯人,点亮一盏一盏阅读之灯,照亮孩子们前进之路。”“我本就是要做点灯人的‘点灯人’,通过率领百名教师爱读书,牵手千名孩子共读书,拉动万名家长同读书,影响社区30万人的精神生活,为阅读广州贡献一点智慧与力量。”许昌良如是说。

许昌良认为,阅读是“农业”,是“慢的艺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每年4月,借“世界读书日”学校会举行年度阅读推进会,到了11月,会做阅读展示会,我们的理念是:播下种子,相信岁月,以日以年,静待花开。”

他的社交媒体头像,一直是一张三个侨外学生坐在学校一棵68年的老榕树根上读书的照片。许昌良说,如今阅读已经成为华侨外国语学校的一道美景,每天,在校园内的榕树下、长凳上,随处可见孩子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阅读的身影。

图片

采写:南都记者  叶斯茗   实习生  吴长蕊

摄影:南都记者  钟锐钧

设计:刘寅杉

编辑:许晓蕾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粤文化 新气象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