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7日凌晨,在OpenAI首次开发者大会上,CEO阿尔特曼(Sam Altman)用45分钟的时间公布了过去一年中GPT的各项数据,以及最新版本GPT-4 Turbo的升级功能。正如“Turbo”一词的中文含义“涡轮增压器”一样,本次发布会上,OpenAI的这款最新大模型在长文本、知识库、多模态、模型控制、模型微调、高速率六大方面的功能均进行了“涡轮增压”,而价格甚至比GPT-4还要低。
今年2月,大数据先锋思想家、科技作家涂子沛出版了新书《第二大脑》。涂子沛认为,人工智能不仅是我们富有创造力的伙伴,还可以成为我们的智慧、人格的硅基延伸——这就是我们的第二大脑,第二大脑可以在互联网构建的世界中巡游,就像我们顶着自己的生物大脑在世界各地参观、考察、旅游一样,第二大脑可以代表我们和别人交流,收集新的数据信息并经我们的授权采取行动,在信息空间当中帮助我们完成越来越多的任务。下文由涂子沛先生撰写,节选自公众号“涂子沛频道”。
人工智能的脑机时刻:
我对新版GPT的体验和判断
今天是11月12日,我想和大家分享这几天我试用新版ChatGPT之后的部分感受、体验和判断。
未来的思考和写作会是什么样子呢?我设想了一个场景:
“我在一个空白的界面里思考和写作,随着我输入一句话,GPT 实时理解我的输入,并猜测我的意图,然后不断地为我提供它组织的线索、素材和建议,我看到它的这些建议,可能采纳其中一句话,也可能一句话都不采纳,当我把我采纳的那句话拷贝到我的界面上或者我写出新的一句话时,GPT又为我产生了新的线索、素材和建议……”
我把这个想法描述给了ChatGPT,请它画出来,它马上为我产生了两幅场景图。这两幅图都非常棒。为了便于你的观察和理解,我把我的提示词也截屏放在下面。请注意:第二幅图当中墙上有两个屏幕,而在我的描述当中,只描述了“一块屏幕”,我要承认,这个任务它完成得比我想象地还要好。还有就是,我在提示词当中用的是中文,但它回答的是英文,原因可能是我有时候也用英文发问,当ChatGPT发现我中英文混用的时候,它也开始适应我的风格了。
请注意以上整个思考和写作的过程,因为有ChatGPT的实时提示,我就像有了一个很厉害的助手在我身边,不断提醒、启发我,但它又不发出声音,完全不会打搅我的写作,所以更准确地说,它不是一个人类助手,而全程更像一个大脑,考虑到我们已经头顶着一个大脑,我称它为“第二大脑“,这时候你可能要反问我,这不就是互联网大脑吗?为什么要人为地造出一个新概念,为什么要说是“第二大脑”?
说ChatGPT是互联网大脑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更不知其三其四。现在我来解释一下其二、其三和其四。
目前为止,ChatGPT所用的数据确实主要是互联网上的数据,所以可以叫它互联网大脑,但是,它究竟用了互联网上哪些数据,这些网上收集的数据配比是多少,这非常重要,OpenAI没有公布,也不会公布。各家公司开源的大型语言模型,也只会开源参数,也不会开源到底用了哪些数据训练。这个是它们的核心机密,所以他们都不会公布,当然他们要防的只是竞争对手,即其它大公司,我们普通人即使知道它们用了哪些数据,就算拿到这些数据也没有能力训练这么大的模型。
第二、光用互联网上的数据不行!OpenAI在开发ChatGPT的过程中,它还请了很多高水平的专家,写了数万个各领域的问答对子,这些也是它智力的重要数据来源,这个过程叫supervised fine tuning (SFT),这个专家的成本其实很高,甚至有人怀疑OpenAI请专家写的各个领域的问答对子远不止几万个。
现在,我之所以强调这是人工的、个性化的第二大脑,不是互联网大脑,还有以下一个更加重磅的原因:
OpenAI这次最新的发布,最大的亮点就是他们宣布用户现在可以创建自己个性化的ChatGPT,即每一个开发者都可以把自己的数据上传给ChatGPT,ChatGPT利用这些个性化的数据来训练聊天机器人,OpenAI将其称为 GPTs。开发者向自己的GPT提供的个人数据,我称这些数据为“私域数据”,这是经过了个人加工整理的、有独特价值的数据。凭借这些数据 而产生的GPT,是个性化、人格化的GPT。所以它已经不再是人人共用的互联网大脑,而是基于一个人“私域数据”的“第二大脑”。
这些由普通开发者产生的第二大脑也可以开放给其他用户使用,OpenAI说他们计划成立一个GPT商店,谁都可以把自己开发制造的 GPT放在里面,OpenAI的计划是和个性化GPT 的开发者分享收入,这意味着,你将可以通过它赚钱,就像苹果商店的APP一样,越多的人使用你的GPT,你的GPT越流行,你将会赚得更多。苹果商店APP的核心价值是代码,但在人工智能的新时代,我们看到,产生价值的不仅仅是代码,还有数据!
OpenAI的商店还没有正式推出,但这几天,已经有数千个GPTs出现在ChatGPT的平台上。按照大家的实践和反馈,构建个性化的GPTs 是非常容易的过程,你不需要写一行代码,只要上传私域数据,然后回答一些简单的设置问题,例如GPT名称、用途、响应用户时应使用什么语气、使用说明等等,个性化GPT就会在几秒钟内自行构建。
这些GPTs还不仅仅是回答问题,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是开发者可以将各种各样的GPT连接到其他应用程序上,帮助更多的人,重点是完成某一具体任务——这叫人工智能自主代理。例如,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这些GPT可以插入你的日历、你的待办事项列表、你某个程序里的账户,可以为我们完成发送电子邮件、安排会议、预订餐厅、机票等等任务,目前,我虽然还没有看到非常完美的应用,但我真的相信要完成以上列举的问题完全不是问题,未来它还可以处理更加复杂的任务,例如委托它和我团队里的十多名成员商量下一次聚会的时间、给我某一个亲人、朋友或者客户购买好一份纪念日、节日礼物等等。
我认为,这是人工智能时代的脑机时刻,人工智能已经造出了机脑,它不仅能帮助我们处理繁琐的事实和数据,提高效率,还能帮助我们找到新的创意、实现创新。回顾人类创新的历史,这个时刻很像1903年12月莱特兄弟第一次把飞机升空一样,而在他们的飞机飞起来之前,几乎所有的人都相信,人类无法制造出让人飞行的机器。在此之前,我们也无法想象人工智能可以如此美好、强大的回答问题,这是人类创新史上令人惊叹的重大奇迹。
我的判断是,ChatGPT的这次升级揭开了一个个性化的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幕,我们正在向脑机协作的大时代、新世界过渡,未来3-5年就在我们的个人生活中将会出现更多的、更实用的人工智能,它们五花八门,会令我们眼花缭乱,这些新产品和新功能将证明:人工智能不仅是我们富有创造力的伙伴,还可以成为我们的智慧、人格的硅基延伸——这就是我们的第二大脑,第二大脑可以在互联网构建的世界中巡游,就像我们顶着自己的生物大脑在世界各地参观、考察、旅游一样,第二大脑可以代表我们和别人交流,收集新的数据信息并经我们的授权采取行动,在信息空间当中帮助我们完成越来越多的任务。
显然,我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人,都还没有为这个脑机协作的新时代、新世界做好充分的准备,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最好现在、马上就开始准备!
最后,我希望我今年出版的新书《第二大脑》帮助你为这个新时代做好准备!
文/涂子沛
编辑:张雨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