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历史多宝藏,文旅优质发展|改革开放45周年广东调研行

南方都市报APP • 探粤
原创2023-11-14 09:10

近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改革开放45周年广东调研行”系列活动走进河源、梅州。

在3天时间里,媒体采访团相继走进河源市紫金县花朝戏传承发展中心、河源市龙川县佗城古镇、梅州市叶剑英纪念园、梅州市松口古镇等,见证改革开放带来等巨变,记录广东传承改革开放精神,保护传统文化、促进文旅发展,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故事。

传统戏剧入校展演,百年非遗创新“融湾”

花朝戏是紫金县地方传统戏剧,它起源于一种民间民俗形式“神朝”,吸收民间歌舞和说唱音乐形成的地方小戏种发展而来,流行于广东省中东部客家地区,已有百余年历史。作为第一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戏剧,曾被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曹禺称为“山沟里的山茶花”,它的一大特色是使用客家话进行表演。

图片

花朝戏传统曲目《卖杂货》。

作为客家的文化瑰宝,花朝戏见证了客家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人文思想,紫金高度重视花朝戏传承与保护工作,先后成立了“紫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制订《紫金县花朝戏保护方案》,印发《关于在全县中小学推广普及花朝戏艺术的通知》等文件,花朝戏在年轻群体中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在河源紫金县,花朝戏可谓家喻户晓,紫金的不少学校里,大到中学生,小到7岁的孩子,许多都能唱上几首花朝戏。“目前我们已建立了27个花朝戏推广普及示范单位,成立了花朝戏兴趣班。”紫金县花朝戏传承发展中心副主任、国家二级演员黄丽华告诉记者,每年暑假期间,传承中心会开设多个花朝戏少儿暑假培训班,平均每年培训小学生200多名。

传承之外,紫金更要为古老的花朝戏注入“活水”,在新时代不断发展。随着演出剧目不断丰富,近年来,紫金创作者深入基层、农村体验生活,创排了《血田英魂》《烈火丹心》《方向盘》等一批革命题材、乡村振兴题材、廉政题材等的作品。同时剧团开展送戏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等公益性演出活动,平均每年演出近百场,惠及群众、学生十多万人。

图片

花朝戏小戏作品《方向盘》。

面向大湾区,当地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帮助花朝戏走出紫金,加速“融湾”。2018年10月,当地举办河源市首届花朝戏文化艺术周暨紫金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人文交流系列活动,邀请珠三角及河源市8个专业戏剧团体来紫金进行文化交流演出,网络收看观众达20万人次。不仅如此,紫金花朝戏戏团走向全国进行展演,在北京、江苏、香港等地精彩演出,广受好评,帮助花朝戏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文旅融合潜力无限,古镇掀起“研学热”

在今年梅州举办的文旅推介大会上,梅州市面向全国推出了10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如古迹胜景美食游、美丽乡村快乐游、瓷都汉乐古韵游等,希望通过非遗主题旅游线路的展示、推介,为梅州旅游业注入更加优质、更富吸引力的文化内容,走出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

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的虎形村,建有叶剑英纪念园,记录着叶剑英在革命危难时刻为党和人民所做的伟大贡献。“叶剑英元帅纪念馆是我们梅州红色旅游资源的核心,我们要以此为龙头,与周边的红色旅游景区串联起来,带动周边红色旅游景点的发展”,叶剑英纪念园管理局副局长陈国君告诉记者,纪念馆最近也将要重新布展,将对展出的内容、形式进行升级改造。

图片

大批游客来到叶剑英纪念馆参观。

近年来,梅州市还把客家文化生态保护与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振兴发展紧密结合,持续深化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整体性保护,大力推进客家文化活态传承,精心打造客家非遗文创品牌,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一批批千年历史孕育而出的文化宝藏,如今不仅重新焕发生机,更是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而在河源龙川县的佗城古镇,通过把握好文旅资源,开展研学教育,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佗城历史悠久,是南越王赵佗的“兴王之地”,至今已有逾两千年的历史,是先秦岭南第一古镇,也是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图片

佗城至今已有超两千多年历史。

据了解,当地仍保存有秦时的越王井、南越王赵佗故居遗址,唐代的正相塔,宋代的西门古码头、苏堤,清代的学宫、考棚等100多处文物古迹。“行走在龙川佗城,犹如翻开一本千年史书。”

“2020年,我们取得了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称号,这是一个新风口、新业态”,佗城景区管委会主任刘小明说,今年上半年,景区就已经接待了两万多人。佗城也是红色革命老区,全域文化旅游资源富集,为了充分挖掘佗城的文旅潜力,当地制定了《佗城景区旅游环境改善提升项目规划》,先后投入近8000万元对景区进行提质升级,对沿线建筑立面进行改造,进一步提升景区风貌。同时,完善旅游交通配套设施,对景区主要道路铺设沥青,新增观光电瓶车为游客进出和游览景区提供便利条件,不断提升游客游览体验,打造旅游特色品牌。

文旅资源富集,佗城发展前景大,当地动作频频,招商引资推动乡村民宿提档升级,打造一批具有佗城特色的乡村民宿。据了解,正投资建设的佗城民宿--千邑雅筑总投资达300万元,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拥有14间精品民宿。“一个民宿可以带旺一个景区,我想还可以将一些历史街区升级打造成文旅休闲街区,街区旺起来了,城市也动起来了”,刘小明说道。

采写:南都记者 蔡肇宇 实习生 李尚孝

编辑:蔡肇宇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