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陈杏花 焦明梁 通讯员余文昊 11月12日18时44分,大鹏新区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接深圳海上搜救中心转警,玫瑰海岸附近海域有3人于当日16时乘坐无动力运动桨板出海游玩,因海上风力增大,无法自行返回,当时处于失联状态,夜间气温骤降,情况万分紧急。
直升机、海巡船海空立体搜寻
大鹏新区海救中心办公室接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救援,联合盐田海事局派出海巡船艇前往现场开展救援,协调海警、公安、海洋综合执法、社会搜救队伍派出应急力量分片区开展搜救,联动新区应急局协调救援直升机加大搜救力度,联络街道、文体部门在事发水域附近岸线搜索,深圳海上搜救中心协调香港海上救援协调中心派出直升机和船艇开展香港水域搜寻。
接警第一时间,海事部门赶赴现场,根据风向、海况推断失联人员可能漂流路径,科学制定应急方案。当时夜间能见度不良、冷空气来袭,面对阵风6级、1米多接近2米高白头浪的恶劣天气,接警后不到两个小时,海事救援人员于当天19时55分成功在深港交界线靠香港侧救起两名遇险人员。
发现失联人员
海事搜救人员成功救起失联人员
回忆起搜救过程,大亚湾海事局一级行政执法员余文昊提到,两名遇险人员获救时出现轻度失温、颤抖等情况,海事救援人员便及时把他们带进海巡船艇舱室内,并打开空调制热、提供饮用水,第一时间将其送到码头,转乘海事执法车送到玫瑰海岸管理处展开进一步救助。
失联人员被送上海事执法车
同时,搜救中心利用固定翼、多旋翼和防水无人机协助开展搜寻,夜间运用无人机热成像功能提高搜救效能,进一步扩大搜救范围。经过21小时多部门、跨区域的联合搜救,第3名遇险人员于13日15时30分在香港赤洲岛岸线成功获救,人员平安。至此,3名失联人员全部获救,搜救行动圆满成功。
使用固定翼无人机开展大范围搜寻
夜间使用热成像无人机开展搜寻
本次应急搜救,深港各部门高效联动、行动快速,大亚湾海事局在深圳海上搜救中心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大鹏新区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指挥协调职能。数据显示,搜救行动期间,共出动海上应急船艇29艘次,应急人员169人次,出动直升机3架次,无人机8架次,搜救范围近242平方公里。
大鹏新区海救中心方面呼吁,海边游玩的人员要关注天气变化,在大风、暴雨、能见度不明时,要及时离开岸边,不要在海边观浪观潮,并停止乘船观光、海里游泳等一切水上娱乐休闲活动。要留意潮汐变化,在涨潮时,任何看上去非常安全的地点,都可能很快变成一片汪洋,应随时注意潮涨潮落的时间,并留心可能被潮水覆盖的低洼处位置。
同时,游客应慎玩海上项目,参加水上活动时要量力而行,携带儿童的游客,要照顾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让他们独自活动。此外,不在非游泳区游泳,因非游泳区水域水情复杂,常常有暗礁、水草、淤泥和涡流,稍有大意,就可能发生意外。在下水之前一定要在当地做好调查研究,做到心中有数,尽可能地远离水草、暗礁、涡流和淤泥。
大鹏新区海上搜救中心方面特别提到,游客在乘坐海上休闲船舶,或在海上进行相关的水上游玩活动时必须规范穿戴好救生衣,遇到海上突发状况时,可及时拨打海上遇险报警电话12395,海事部门将第一时间派出有关救援力量展开搜救。
编辑:陈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