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广州荔湾秋季诗会暨广州文学漫步成功举办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3-11-20 13:02

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花城迎来“繁花再现,或未尽之美:2023广州荔湾秋季诗会暨广州文学漫步”。11月18日晚,一场以“花”为主题的诗会于大沙河湿地公园举行。

图片

广州,别称花城。花事就是日常之事,城市之事,平民之事。广州春日之花自是美不胜收,但秋日之花更为燃情与灿烂。荔湾有挖掘不完的诗歌题材,“花之叙事”甚至是荔湾文化中最明亮的部分。本次诗会选择“花”题材来表现,就是想呈现广州花的千姿百态,展现广州繁花的浪漫风景,展示芬芳的精神力量。

诗会处处体现“花”意,其中就有对花之经典作品的重现,比如广州市荔湾区青少年宫商虹与尹添带来的器乐二重奏《茉莉花》。还有ROCKCANDY人声乐团演绎的《夜来香》及《玫瑰玫瑰我爱你》,广州市现代音乐协会现代乐团演奏的《向日葵》也是对花卉的赞颂,而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凤凰花女子合唱团在尾声推出的《梨花又开放》,“摇摇洁白的树枝,/花雨满天飞扬”,感人的旋律,令全场沸腾。

图片

朗诵家祖晴联合谢汪洋、叶逸曦、汪安东、刘芸彤、郑子珞几位朗读者带来了R·S·托马斯的《花》、博尔赫斯的《玫瑰》、玛丽·奥利弗的《让花重新变得新鲜,她说》、策兰的《赞美诗》、胡达·阿米亥的《房间里的花》,这些诗歌写出了“花”的形状、生命、内在的灵魂,诗人借花无比深情地歌唱,诗歌之声以花的嗓音美感染着观众。 

广州正在建设诗词之都、诗歌之城。对古典诗歌的再创作,是这次诗会的一个出发点。主创团队选择了唐代张九龄的《送广州周判官》、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冬日对花绝句》、清朝梁佩兰的《舟发阊水至饶阳道中作八首·其四》、清末康有为的《人日游花埭》,还有当代秦牧的《芳村行》、刘逸生的《芳村看花》、朱帆的《芳村·花》、陈永正的《望春回·芳村花市得梅一枝归作》等诗歌,他们均是岭南人,他们的诗篇也是对“地处珠三角平原、土地肥沃、水网交织,花卉种植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南汉时期,明清尤盛,素有‘花卉之乡、盆景之地’的芳村”的赞美。 

诗人杨克的《深林花影》、陈会玲的《到花田去》是之前写岭南花卉的诗篇外,安石榴的《水道与花田》、汪能平的《在大沙河公园观荷花》、仲思的《芳村,花香堆积起来地方》等都是为本届诗会所创作,由诗人粥样及朗读者谭玉洁、崔艺文、赵郭皓、李佳芯等人演绎,把芳村之花的芬芳表达出来,也体现了本土诗人的诗歌书写能力。

图片

这次诗会的另一亮点,是舞者陈舒畅演绎的著名诗人西川的《开花》,开始的空场,灯光之下、水面之上的“噔”一声,舞者身穿白色裙子如花盛开,叼着一朵玫瑰出场,从远走近,走到观众的面前来,就像是从梦境走到现实一样,在水中起舞,异常惊艳。

在这次秋季诗会上,著名诗人黄礼孩专门创作了主题歌《素馨花,不问为什么》,由民谣音乐人谢芳作曲及演唱。素馨花曾是广州的名花,歌词对此做着深情的打开。“这烟火弥漫的城市,回眸古老的荔湾/花地湾通往花渡口,采花少女坐船去花洲/素馨花,不问为什么/春天的脚步多么轻盈,我不知道爱情已来临”,语言虚构的场景也令人回眸那个广州“深巷明朝卖素馨花”古老美意,却又是花城不曾遗失的一帧风景,只是今日换了赏花方式。

图片

这次舞台设计,青年舞美设计师陈昊桥借助大沙河湿地公园的圆形建筑来完成,在圆形里建造一个水空间,通过光的渲染来烘托一个“明如水,美如花,幻如梦”的意境。设计师利用树的形象来做夸张的花瓣造型,营造出“花洲”的意境。而“花洲”的外围的“花墙”由插花设计师嘉祺来创作,令整个表演区域获得微型的“花之城邦”之感。

青年数字艺术家林润谷、柯咏恩根据诗歌文本的意境,创作了吻合诗意的影像,利用AI技术创作出与诗歌不同风格的影像作品,令阅读观感形象化,诗性俱开,形成诗花共色的美学;美术设计师张雅与动画设计师虫子按照诗歌的篇章,创作了“花事,人间永远盛开的美意”“荔湾,爱得更多的一朵”“花,广州说给世界的语言”“花香弥漫向生活的现场”的四条短片,把“繁花再现,或未尽之美”这一主题做了动漫式的美学视觉补充。

当晚,随着最后一首诗歌《梨花又开放》的落声,所有的演员把现场之前作为艺术装置的鲜花,一朵朵送给全场几百名观众,一时之间,一种美好的温馨弥漫全场,真正的繁花在每一个观众的身上得到了盛放。

广州荔湾诗会总策划、著名诗人黄礼孩说:“诗会首先是一个美学体现,它必须是原创的,是一种在地文化的表达。花,演绎着广州人的审美与品味、生命与爱情、幸福与喜悦。整台诗会努力去呈现繁花之邦的境界,尽管一个多小时难以穷尽千年花都,不过也希望用一朵诗歌之花来摇动整个季节,去绽放,绽放出人内在真正的美。”

图片

当天,荔湾诗会还安排了一场生动的文学散步,联合荔湾区文联顾问、著名诗人黄礼孩,邀请到著名作家魏微、艾云、曾铮、汪泉,诗人安石榴、杜绿绿、谭夏阳、杨勇、吴作歆、温志峰、黄昌成、杨莲、维鹿延、郭杰广、野松,评论家王瑛、李俏梅、白岚,艺术家周钦珊、袁西等四十人组成的文学漫步队伍,到清朝诗人梁佩兰出生地荔湾海龙街道周边进行采风,也去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参观,深入大沙河湿地公园,品茗、赏花、乘坐小火车,看奇妙水族馆,体验另一个陌生的荔湾。

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宣传部、广州市荔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州市荔湾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广州市荔湾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广州萨福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承办,中共广州市荔湾区海龙街道党工委、广州文化公园协办,广州市花卉行业协会支持。


编辑:朱蓉婷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