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1日“数字湾区”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广东省科技厅以及广州、深圳市政府相关领导围绕“数字湾区”建设回答媒体记者提问。会上透露,广东持续推动湾区“人才通”“社保通”“就业通”,促进数字人才融通发展。湾事通小程序近日将在微信、支付宝小程序同步上线,并推动更多泛公共服务进驻湾事通小程序,以数字化实现“一码畅行湾区”,构建湾区优质生活圈。
推动“三个通”促进数字人才融通
人才是建设“数字湾区”的重要支撑。广东在推动三地规则衔接、深化数字人才融通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杨红山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近年来广东人社部门持续推动湾区“三个通”,促进数字人才融通发展。
具体而言,推进“人才通”。推动建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经济新业态职称评价机制;在广州、深圳和横琴探索建立国际职业资格认可清单制度;开展大湾区港澳工程专业人才职称评价首批试点,涉及电机、测控仪器等5个专业;签署粤港技能人才评价合作框架协议,在广州南沙建立粤港澳合作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站。
推进“社保通”。启用“粤澳社保一窗通”横琴专窗、南沙专窗;建成“湾区社保通”服务专窗237个、港澳地区社保服务网点85个;三地居民可通过“广东政务服务”、“粤商通”APP、“粤省事”小程序等实现53项广东社保高频服务网上办、掌上办、指尖办;港澳居民可在工银澳门、中银香港“一站式”跨境申领广东社会保障卡,另有超过22家合作银行支持广东社保卡在港澳跨境使用金融功能;港澳居民在粤参保34.65万人次,“居住在港澳、工作在广东”“居住在广东、工作在湾区”逐渐成为现实。
推进“就业通”。建成“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87家,累计孵化港澳项目4802个;组织举办“2023年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湾区行”系列活动507场,吸引港澳青年1.88万人次;推进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累计超3000人次报考。
在支撑“数字湾区”建设过程中,广东科技创新将有哪些举措?广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夏奇峰介绍,接下来省科技厅将围绕推进数字创新平台开发利用、加强数字技术创新、构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良好氛围等方面持续发力。持续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底层开源平台、算法平台建设,构建良好数字产业生态。持续实施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积极推动数字领域新兴技术创新发展。积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为“数字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打造“湾事通”泛公共服务平台
对于广东推动湾区居民生活通,尤其办理跨境政务服务事项方面获得哪些进展?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魏文涛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通过政务合作机制,推动湾区通办服务互信互认;通过政务通办体系,推动湾区民生需求便捷办理;通过优势资源整合,推动湾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据介绍,粤港两地创新建立粤港在线身份互认体系,在国内首次实现内地政务系统对香港市民身份的在线认证。粤港两地共同建成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线上跨境通办服务专区,首批共上线108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部支持在线办理。广东在港澳部署近20台粤智助跨境通办自助机,在大湾区内地9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置60多个跨境通办窗口,支持香港在广深政务服务中心设置“智方便”登记服务柜台,协助澳门在横琴政务服务中心布设澳门身份证明服务自助机,满足粤港澳三地居民线下办事需求。打造“湾事通”综合服务小程序,整合涵盖交通、支付、求职、养老、教育等70余项高频公共服务。
谈及“湾事通”小程序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功能服务?魏文涛以内地居民赴港澳旅游为例,出行前只要通过“湾事通”小程序,就可快速预约办理通行证件、查询附近出入境办事大厅、办理境外手机流量套餐等服务。再比如,大家要去香港澳门时,可在“湾事通”上购买广深港高铁、跨境巴士、轮渡等常用的跨境车票,还能扫码搭乘港铁、九龙巴士、天星小轮等香港城内交通,免去货币兑换的困扰。
此外,“湾事通”还提供酒店预订、餐厅预约和团购优惠信息查询等服务。港澳居民来内地,用“湾事通”也可享受同样回乡证办理指引及预约、港车北上指引、通关、交通、生活等“一站式”服务。为港澳居民提供在内地求职招聘、投资兴业的线上通道,助力粤港澳三地人才在湾区安居乐业,共享发展成果。
实现深港两地公共交通一卡通乘
围绕“数字湾区”建设,深圳如何推动“数字湾区”协同发展,主要发力点在哪里?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强从“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赋能大湾区算力通”“数字化应用助力大湾区政务通”“以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推动大湾区数据通”进行重点阐述。
具体包括: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在前海试点建设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特别是今年10月在前海上线试运行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积极探索大湾区算力一体化调度,为企业和个人提供高效便捷、安全可靠的算力服务。在香港、澳门分别开通香港e站通、澳门e站通。“i深圳”APP上线港澳服务专区,实现社保、公积金等100余项高频涉港澳政务服务事项“指尖办”。发行深港一卡通,实现深港两地公共交通一卡通乘。上线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一号通道”信息系统,实现深港两地车辆跨境“一件事一次办”。在深圳落地国内首个数据要素全生态产业园和汇聚数据交易合规师资源的“数据产业园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深圳数据交易所设立跨境数据专区,批量上市跨境数据产品服务,发布“首个公益性数据跨境安全咨询服务”,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数据跨境服务。在前海开展“数据海关”试点,积极探索深港跨境数据合作模式。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采写:南都记者 袁炯贤
编辑:袁炯贤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双数峰会”共话数字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