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三院岭南院区的投诉专用电话接到了一通意外来电:电话那头的老人不是来“投诉”的,而是来感谢的,而且是为了感谢十年前为自己治过病的医生。
中山三院耳鼻喉科的曾祥丽医生被工作人员找到时,正在珠海出差,她记下了来电号码,但还没来得及回电回访,就在广州的诊室里见到了电话那头的老人,老人还带来了一袋红彤彤的苹果作为礼物。
“真是意外又惊喜,十年前的病人,基本病情是记得的,但当时的细节也是回顾以后才想起,当时我是留了电话给她的,但她从来没有打来过……”曾祥丽医生面对着这袋红苹果和跨越十年的谢意,十分感慨。
八旬老人被耳石症折磨半年
“太意外了,应该是医疗办的同事在电话里告诉了老人我的出诊时间,老人一早7点钟就等在诊室了”,11月24日,曾祥丽向记者回忆起11月初在诊室见到老人的情景,“她看起来状况很好,脑子非常清醒,她说‘我已经95岁了,就是想方设法要过来表达一下感谢,我的耳石症这么多年都没有再犯过’……”
原来,2014年,当时80多岁的老人因为耳石症而找到了曾祥丽,老人被疾病折磨了半年,发作时会感觉天眩地转,晚上连觉也睡不好,因为轻轻一翻身就可能导致耳石症发作,发作时的痛苦、睡眠的缺乏、对疾病发作的恐惧和焦虑层层叠加,让老人痛苦不堪。
曾祥丽解释,耳石症在老年人中是一种较为高发的疾病,可以理解为人的正常耳石颗粒由于高龄退化因素而脱落增多,导致两侧前庭功能不对称,从而导致人出现位置性的眩晕,“比如抬头时、翻身时、低头时,都容易诱发眩晕”。
这位老人的耳石症达到了较为严重的程度,而且她已80多岁,还有多种慢性基础疾病,发病半年来也多处求医未果,老人心态相当恐惧和焦虑,“她问‘我这个病是不是好不了了?是不是一直都会发作?’”
其实,耳石症并不是不能治疗,曾祥丽团队为老人进行了数次耳石复位治疗,并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药物治疗,由于耳石复位治疗过程较为痛苦、耳石颗粒脱落会有反复,医护团队想方设法帮助老人适应治疗、规范使用药物,坚持了一个多月后,治疗告一段落。
医生留了电话,但老人从未打过
为了安抚老人对于疾病复发的恐惧和焦虑心理,在结束治疗后,曾祥丽还给老人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电话是想让她安心,让她万一发作可以随时联系到我,谁知道,她之后一次也没有打过这个电话,十年后是为了表示感谢才找上门来”,曾祥丽说。
曾祥丽给病人留电话只针对一些特殊情况,比如病情特殊或者像这位老人这样年龄大、万一眩晕发作有摔倒风险的病人,之后这些年,她用上了两个手机,之前的手机号从来没换过,一直留着,也是为了方便以前的病人在需要时能找到她。
听到老人告诉她,自己从来没有打过这个电话是因为耳石症再也没有复发过,这些年她也不需要吃眩晕方面的药和做相关治疗,曾祥丽十分欣慰,“老人家心态比较好,她一直没怎么用手机,减少了各方面的信息困扰,安安静静地生活,那天看到她的状态这么好我也特别高兴,我跟她说‘我有信心你能够长命百岁,我祝你长命百命’!”
采写:南都记者李文 通讯员马玲玲 甄晓洲 周晋安
编辑: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