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广州”名家讲座:循老字号发展足迹,品味千年商都历史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3-11-27 22:38

在一座城市里,老字号如同历史的见证者,默默地诉说着岁月的变迁。这些经久不衰的商号,承载着城市发展的印记,是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的记忆符号。

11月25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方志馆研究馆员林子雄上线“文史广州”系列讲座直播,通过介绍老字号起源、老字号名称、老字号故事、老字号广告、老字号评定、老字号寻根溯源、老字号作用意义七个部分内容,系统性地介绍了广州老字号的发展脉络,带领观众穿越百年岁月,探寻广州老字号的历史足迹,了解广州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印记。

图片

老字号的起源与商业发展密不可分

老字号的起源与广州的商业发展密不可分,它承载着古老商业文明的基因,见证了城市经济的兴盛。在西周时期,市集开始出现,到了唐朝逐渐出现米市、菜市、猪市。商业字号正是起源于唐代,经历宋元时期日益蓬勃,直至明清时期兴旺发达。广州在明清创立的陈李济、敬修堂、王老吉、陶陶居、潘高寿等老字号,也代表了广州商号的蓬勃发展。

林子雄讲述道,古代并没有“老字号”的称谓,清末的商店也大多用铺、店、肆,偶有几个称老铺、老店、老肆。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香港《东方报》广告曾刊登过“省港洪桂昌老铺”的广告。直到1934年4月,老舍在《新文学》杂志第一卷第一期发表了《老字号》这一文章,通过讲述“三合祥”绸缎行的兴衰故事引出“老字号”这一称谓。

图片

两仪轩的报纸广告。

明清以来,特别是进入清朝末期,广州老字号的广告逐渐增多,广告的内容和形式也越来越多样。语言表达清晰,产品介绍翔实,图文结合,艺术感染力强。两仪轩的报纸广告别具心裁,将药店的日常景观融入广告中,将其特色产品三蛇胆药物标记出来,将产品介绍和店铺介绍融到宣传画中,令人耳目一新。除了在报纸和传单上做广告之外,还出现了广告牌。比如,梁培基发冷丸的广告则选择刊登在大楼的侧面的广告牌,让过路人一眼就能看到。

老字号的命名艺术尽显时代韵味

广州老字号的命名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命名方式是以创办人姓名的命名,比如,“王老吉”就是取自创办人王泽帮的小名阿吉;“陈李济”则是由合伙人陈体全、李升佐各取一字而成,这种命名方式不仅体现了创业者之间的合作精神,也表达了希望通过自己的事业造福他人的愿望。

广州老字号的命名方式也展现出不同时期的时代特点和文化内涵,“大三元”取自“三元及第”一词。在古代的科举制度下,三元及第需得在乡试、会试、殿试均取得第一名,也就是连续考取解元、会元、状元,这一命名象征着古代时期读书人的最高成就。

随着商业竞争逐渐激烈,老字号的命名不断更新。1937年,谢柏和弟弟谢昌在海珠南路分别开办八百载烧腊店和东昌烧腊店,后来两店在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竞争关系。于是在1943年,谢昌将其店改名为“东昌皇上皇”,谢柏则将其店改为“太上皇”,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显各自的特色。

广州老字号在创新发展中焕发出新活力

广州老字号与众多社会名人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这一联系为城市文化增添了独特的底蕴。林子雄介绍,康有为在清光绪十七年为陶陶居题字,寓意光顾此地的人们在品茶过程中心情喜悦、生活乐陶陶。这种名人的题字行为,为陶陶居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底蕴。同样,陈如岳亲笔书写莲香楼,也为这座老字号增色不少。

广州老字号作为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经济文化资源,是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助力老字号品牌的发展,对于挖掘和研究广州丰富的商业传统和智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202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广东省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年广州市政府公布首部《广州国企老字号白皮书》,为老字号企业提供展示的平台。广州老字号协会目前正在修订《广州老字号认定管理办法》,不断完善老字号认定方法,为老字号的传承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图片

2000年12月,广州市公布第一批老字号。

历经岁月的洗礼,老字号在创新发展中焕发出新的活力。2000年12月,广州市公布第一批老字号,发展到今天广州已经拥有157家老字号企业。从披露出来的广州老字号评分细则可以发现,评定广州老字号的基本要求是创办时间达到50周年,且参选评定老字号企业需要回顾其发展历史,通过翻查地方志、年鉴、报刊、档案、族谱等资料梳理出品牌的传承脉络。

图片

2023年发布的广州国企老字号重点行业品牌前三。

广州老字号,如同城市文化的明信片,是一份珍贵的城市遗产。这些商号在岁月的打磨下,见证了广州历史的辉煌,为城市增色添彩。广州老字号的传承与创新,不仅是商业的发展,更是对城市韵味的守护,它们如同城市的活化石,将广州的历史、文化融入血脉,为城市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内涵。

想了解更多关于本讲座的内容,点击下面的链接可完整观看。

https://m.mp.oeeee.com/live/7029_50b4d0bdf80af637.html

为讲好广州故事,助力城市文化建设,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联合广州图书馆举办“文史广州”名家讲座系列活动,厚植城市人文情怀,让广大市民“读懂广州、热爱广州、奉献广州”。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李竹 王美苏 实习生 吴健欣 通讯员 颜戴丽 郑爽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编辑:王美苏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文史广州”系列名家讲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