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沙镇:阜东村拆掉村委会建成工业宿舍楼,为村集体增收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中山
原创2023-11-28 10:23

“中山市民点赞榜”是南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中山)推出的重要智库研究产品,榜单由媒体独立发起,遴选民生实事优秀案例。“征集令”发布以来,南方都市报收到了来自中山各镇街及部门报名的不同案例。

800x647_656469ad44797.jpg

案例名称:敢担当善作为,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参评单位:中山市阜沙镇

申报理由:对于阜沙镇来说,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在村,最繁重的任务也在村。阜沙镇共有8村1社区,各村主要收入来源为物业厂房租金和土地(鱼塘)出租租金。各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总量比较小,村集体经济来源形式单一。

阜沙镇敢担当善作为,以改革的思维、创新的举措,变“能不能办”为“应该不应该办” 。通过完善组织体系、加强调研论证、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争取资源、做好群众工作,激发多方力量参与阜东村“村改”项目建设。

加强调研论证,破解“项目定位”难题。阜东村村委会地块面积较小,不足以建设工业项目,为了找准项目定位,阜沙镇专门向阜东村派驻“工改”专班,镇党委书记带头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摸排阜东村拟建公有物业的土地现状、用地功能及周边企业的基本情况。经了解,原村委会周边有天润盛兴工业园、圆山工业园两大工业园区,并拥有多家大规模企业,且企业员工住房需求量巨大,周边配套的住房、商业还不够齐全。经多方论证,如果对原村委会用地改造成为周边工业园区员工宿舍配套项目,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可观的收益,也是作为“村改”项目的优势选址。在中山市领导统筹和协调推动下,阜沙镇党委加强与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中山投控集团精准结对,整合有效资源,确定工程建设项目。

加强沟通协调,破解“土地控规”难题。由于这一地块原属行政办公用地,并不符合建设条件,同时只能有一定比例面积建设工业配套。为了解决土地控规问题,阜沙镇党委、阜东村党总支和驻村领导会多次专题研究,并向市领导及相关部门请示,争取市自然资源局和周边企业支持,将土地转为工业性质,并将周边企业地块工业配套指标调整到这一地块,最终实现了对土地控规的调整,该项目被纳入阜东村“示范引领”工程攻坚项目。

积极争取资源,破解“项目资金”难题。阜东村工业配套物业项目建设面积共8405平方米,约需投入建设资金2000万元。2022年阜东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约为140万元,仅可以维持村委会的日常运作。面对建设资金巨额缺口的困境,阜沙镇党委、阜东村党总支不畏困难,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兵分多路”寻找资源。一是主动出击寻找承租企业,通过努力和法定程序,与承租方协商预付租金300万元,解决了融资资本金问题。二是由镇党委牵头,与金融机构洽谈,在市、镇两级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到近金融贷款。三是积极与市住建部门沟通,争取将该项目纳入保障性住房项目库并给予资金支持。

做好群众工作,广泛凝聚思想共识。为什么要把村委会拆掉?项目建设对村民群众影响有多大?村委会搬迁以后到哪里办理业务?针对村民群众对本次“村改”项目的疑虑,阜东村党总支充分发挥服务阵地作用,村“两委”干部、各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通过上门走访讲解项目建设意义,在党群服务站召开片区党员、村民代表会议等形式,不断解释如何筹建本项目及日后出租,争取村民群众理解和支持,并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发挥乡村振兴促进会等方式充分征求村民群众乡贤的意见,最终获得村民广泛支持,该项目的推进严格落实“四议两公示一监督”制度,确保党员群众的议事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图片

6月13日,经过近一年的“工改”攻坚,中山市阜沙镇阜东村工业配套宿舍楼项目终于落地,虽然这个项目占地仅仅3.3亩,总建筑面积也只有8450.2平方米,但阜沙镇党委班子成员悉数到场,参加了项目动工仪式,为项目加快建设加油鼓劲。

“一子落,全盘活”,阜东村的闲置资源被盘活了。阜东村用140万元的年收入撬动2000万元投资项目,项目建成后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采写:南都记者吕婧 实习生邓欣悦

编辑:吕靖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来给中山民生事业点赞!案例火热征集中!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