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车展深观察②:多生孩子好打架?华为要这样玩!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汽车
原创2023-11-28 13:51

自主品牌在国内A级车展唱主角,已经不是什么新闻。比起往年每个展馆内基本上都是同级竞品“面对面”的另类交锋,本届广州车展,以“集团军”出击的不在少数。除了广汽作为东道主,一向会“包馆”参展,今年比亚迪、长城也声势浩大,几乎将展馆变成了自己的专属地,奇瑞汽车同样齐集四个品牌而来。随着近年新能源领域成为必争之地,众多自主品牌的子品牌进一步增加。然而,“多生孩子好打架”的营销理念,能否成为应对激烈竞争的最优解?

“集团军”出战背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本次广州车展,坐拥主场之利的广汽集团,仍然包下整个2.2馆,成为名副其实的广汽馆。不过合资品牌中,上一届缺少了广汽菲克,这次又没有广汽三菱,反映出被“边缘化”的合资品牌在国内市场的生存现状。事实上,剩下的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在新能源转型浪潮中,也开始要靠以价换量和自主品牌抗衡。

其它展馆内,声势浩大的单品牌“集团军”出战现象也愈发明显。

像比亚迪,这次共有比亚迪、仰望、方程豹、腾势四大品牌联合参展,占据了展馆一半以上面积。而“过江龙”长城集团同样不愿低调,除了新能源子品牌欧拉战略性地继续与新势力同处17.2馆,旗下的哈弗、长城炮、坦克、魏牌,占据了4.1馆半壁江山。

图片

在新的竞争环境下,自主品牌车企的“孩子”越生越多。

相比之下,老牌自主品牌车企吉利汽车、长安汽车虽然这次从展台声量上不算太高调,但是他们的“多品牌”战略同样不落下风。前者针对新能源的布局,已经不满足于吉利、领克、极氪、几何几个,今年特意推出了银河;后者目前除了长安、深蓝、阿维塔外,还在下半年新增长安启源。

显然,眼看着人家吉利银河L7单车月交付量破万,深蓝经历短暂低谷后,今年以来销量也在稳步提升。业界最早提出“多生孩子好打架”理论的奇瑞汽车,除奇瑞、捷途和星途成为参展常客外,同样携新能源子品牌ICAR而来,同时最新新能源产品风云序列首次亮相广州车展。此前,在贾亚权重回奇瑞后,随着他负责筹建的新品牌推出,奇瑞旗下将拥有3个定位高端的品牌。

多生孩子,“培养成才”不容易?

推行多品牌战略,在自主品牌中已经习以为常。而在新能源转型及品牌向上过程中,这种操作更被视为必要手段。但是否谁都能玩得转?

要知道,说到多品牌战略,奇瑞汽车在业界早有惯例。此前,瑞麒、威麟、凯翼及高端品牌观致,无一不是见证了奇瑞在各个时期的多品牌战略“成果”。然而,这些品牌早已淡出人们视野。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不同品牌之间该如何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对奇瑞而言至关重要。如果各个子品牌之间定位不清晰甚至存在互相抢夺资源的可能,这种“多生孩子”就只能给自己添乱而已。就以奇瑞和星途多款在售车型的定位及市场售价为例,对于消费者而言,如何从这些看似“重合”的产品中作出取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图片

奇瑞多年前就已经实施“多品牌”战略,但也因此走了不少弯路。

相比之下,比亚迪在本次车展亮相的方程豹、仰望两大高端品牌,也是今年才推出。加上沉寂多年的腾势“咸鱼翻身”,依靠单一新能源MPV,就成功抢占高端MPV市场销量排名榜前列。在方程豹、仰望的产品有上市交付数据之前,它们的热度已经居高不下,价格与产品定位迥异,使“几个孩子”之间各自成长,不存在自己打架的问题。

不过,在威尔森汽车高级行业分析师张一夫看来,自主品牌这种多品牌战略,在企业需要建立新的消费圈层时,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由于现在的自主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普遍形成了一种刻板的定位思维,认为品牌与价格区间是对等关系。企业如果想在后续产品中,实现品牌向上,突破价格天花板,延用原品牌的话,消费者多半会不买账。相反,对于一些定位高端的造车新势力来说,如果出于市场策略考虑,部分产品定位需要下调,又容易被车主们投诉遭受品牌价格“背刺”。在这个时候,推出一个全新品牌,从零开始,割裂原品牌,并重新赋予其品牌定位,将避免了上述众多问题。

华为“多品牌”战略更值得玩味

本次广州车展,也是华为首次以“鸿蒙智行”的名义参展。“其实,像华为现在实施的另类多品牌战略,更值得关注。”张一夫指出,从最早一批合作的极狐、问界、阿维塔到现在与奇瑞、江淮合作的智界等品牌,他们只需要提供相关的技术背书,至于车辆由于产品质量可能引发的口碑风险,并不需要华为自己来承担。本次广州车展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透露,继与赛力斯汽车合作AITO问界、与奇瑞汽车合作智界之后,还会有两个“界”,分别来自北汽和江淮。在张一夫看来,华为这种始终坚决“不造车”的幕后玩家,根本不需要自己走向前台,同样能通过“多生孩子”躺着赚钱。“即使这些‘X界’的单一品牌销量还比不上某些头部造车新势力,但随着‘X界’队伍的不断壮大,它们的合计销量及利润,已经足以让华为成为赢家。”他表示。

图片

华为首次以“鸿蒙智行”的名义出现在本次广州车展。

就在广州车展落幕之际,华为与长安正式官宣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成为业界关注焦点。在张一夫看来,此事可以视为企业“多品牌战略”的另一个方向。由于华为车Bu本身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因此,无论是和赛力斯合作的问界,还是联手奇瑞打造的智界,即使达到最近新M7“大定突破10万辆”这种销量,依然无法支撑起华为车Bu多年来的研发投入成本。“研发毕竟是个重资产重投入的东西,10万辆销量可以均摊的成本其实很少。所以,可以理解为华为希望剥离这种重资产的方式,转而面向更多的车企去开展合作。当然也包括不限于这种零部件的供应链合作,一旦有越来越多车企选择了站队华为,路上跑的还是现在人们认识的这些品牌,但他们的供应商大都是华为这家新公司所提供,那华为的目的就达到了——成为像博世、大陆这种解决方案提供商模式,比自己造车所带来的收益、稳定性强太多。”张一夫认为。他指出,那些在国内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弱甚至面临退市的车企,需要重新考虑这条生存之道:挂自己的标,用华为的心。也就是某些车企高层说的那样,“出卖”自己的灵魂,选择跟华为合作。现在长安是第一家入股的车企,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公司选择捆绑入股。这样一来,“坐在同一条船上”的这些企业,不仅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而且在技术共享或者在成本管控上面会更有优势。届时,就真的形成了一个华为系,而不是现在这种“鸿蒙智行”的模式了。两者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前者偏向企业,后者则更偏向终端用户。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梁罗喆

编辑:梁罗喆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直击2023广州国际车展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