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火4天,哈马斯和以色列共释放225名人质,他们来自哪里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原创2023-11-28 18:34

11月27日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临时停火协议生效的第四天。根据协议,双方在这四天里会交换被扣押人员。各方也会向加沙地带提供更多燃料以及人道主义援助。

这份临时停火协议得到落实了吗?据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统计,在四天里,哈马斯与以色列进行了四批次人质交换,共释放了225名被押人员。其中,哈马斯释放了75名人质,包括50名以色列人与25名其他国家的公民。也有150名被关押在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获释,大部分为未成年人、妇女和老人。此外,对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援助也在持续进行之中。

四天四批次共释放225名人质,

含多名其他国家公民

据哈马斯和以色列国防部声明,临时停火协议于当地时间11月24日7时正式生效,为期4天,在此期间以色列与哈马斯等巴勒斯坦武装组织会在加沙地带“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哈马斯会释放50名妇女和未成年人,以换取以方释放150名巴勒斯坦妇女和未成年人。另一方面,各方也会向加沙提供更多燃料以及人道主义援助。

临时停火协议的落实情况如何?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观察了过去四天哈马斯与以色列的四轮人质交换。

图片

数据显示,过去四天,哈马斯和以色列完成了四批次人质交换,共225名在押人员被释放。其中,哈马斯释放了75人,除了第一天释放了24人外,其余三天均为17人。以色列也分四批释放了150人,全部为巴勒斯坦人。可见,在人质交换上,哈马斯和以色列都兑现了当初的承诺。

在哈马斯所释放的75名人质中,50名为以色列人。根据当地媒体报道,获释的这50名以色列人中,多人拥有双重国籍。例如11月27日获释的以方人员中,3人拥有法国国籍、2人拥有德国国籍、6人拥有阿根廷国籍,而且都是未成年人(9人)与妇女(2人)。另一方面,据单独协调的结果,在这四天里也有23名泰国公民被哈马斯同步释放。第一天获释的泰国人最多,达10名。第二、三、四天则分别有4名、3名和6名泰国人经拉法口岸离开加沙。据透露,泰国人质获释是泰国外长上个月31日访问卡塔尔时启动的,并由卡塔尔和埃及居中斡旋的谈判促成。伊朗也声称协助促成泰国人质获释。哈马斯则表示,这要归功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努力。此外,1名菲律宾公民和1名俄罗斯公民(同时拥有以色列国籍)也分别在第一和第三天获释。

图片

以色列也在过去四天释放了150名巴勒斯坦人,大部分为未成年人、妇女与老人。在24日,以色列首批释放了39名巴勒斯坦籍在押人员,其中24名为妇女,15名为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25日,载有39名巴勒斯坦被关押人员的大巴于当天凌晨离开以色列奥弗监狱。据透露,当天的获释人员主要来自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地区。27日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工作组同样在奥弗监狱接收了第四批被释放的巴勒斯坦人,共33人,包括30名未成年人和3名妇女。

根据卡塔尔外交部等消息,11月27日,哈马斯和以色列同意将之前达成的临时停火协议延长两天,停火条件与之前相同。以色列媒体进一步透露,未来两天每天会有10名以色列被扣押人员获释。此外,以色列政府已批准可能于临时停火延期期间释放的50名被拘押巴勒斯坦人名单,均为女性。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在27日午夜发表的一份简短声明中表示,释放名单中巴勒斯坦人的前提是更多以方人员获释。

四轮人质交换后,

双方仍有7000多人被关押

临时停火协议生效四天以来,哈马斯和以色列已释放225名在押人员,这是什么概念?还有多少人因双方冲突而被关押?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进行了梳理。

图片

数据显示,虽然经过四轮人质交换,但哈马斯和以色列目前仍扣押着大量人质。其中,据以色列国防部透露,本轮冲突开始后,哈马斯关押了约240名以色列公民和几十名外国人,释放了75人后,仍有约200人在押。据巴勒斯坦在押人员协会数据,以色列现阶段关押着约7200名巴勒斯坦人,包括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逮捕的约2000人。这意味着,150人获释后,仍有超过7000名巴勒斯坦人被关押在以色列的监狱和相关设施之中。

图片

11月25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工作人员将被哈马斯释放的人员送往加沙地带南部拉法口岸。图片来源:新华社

除了加沙地带,本轮冲突开始以来,以色列也在约旦河西岸地区频繁开展军事行动,并多次关押巴方人员。据当地媒体报道,10月底,以色列军队在约旦河西岸多地扣押51名巴勒斯坦人。据悉,被扣押的51名巴勒斯坦人来自不同的年龄段和背景,其中包括一些未成年人。以色列军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强制措施,如搜查房屋、限制自由等。即便在加沙的四天临时停火期间,以色列军队也没有停止在约旦河西岸的行动。巴勒斯坦在押人员协会27日发表声明称,11月26日夜间至27日早晨,以军在约旦河西岸多地扣押了超60名巴勒斯坦人,并多次爆发冲突。

燃料物资供应有所增加,

仍未缓解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

除了人质交换,临时停火协议还明确,每天载有食物、药品、水等救援物资的约200辆卡车,以及载有13万升柴油和天然气的燃料车可进入加沙地带,缓解当地的人道主义危机。

据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观察,临时停火四天以来,联合国相关机构、埃及红新月会与埃及等加大了对加沙地带的物资援助。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表示,单单在11月25日,就有200辆人道救援物资卡车前往加沙地带,其中61辆救援物资车进入加沙地带北部,这是本轮巴以冲突以来物资运送数量最多的一次。这些物资包括食物、水和紧急医疗用品等。多架载有燃料罐和烹饪用燃气罐的油罐车也获准进去加沙,带去约13万升燃料。此外,11辆救护车、3辆大巴和1辆平板车前往加沙地带最大医院希法医院协助疏散和运送病人。

图片

27日,也就是加沙地带临时停火协议生效的第四天,共有四辆油罐车进入加沙地带。此外,200辆装载食品、水、避难设备和医疗用品的卡车也通过拉法口岸进入加沙地带。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军方在大多数情况下禁止燃料进入加沙地带,声称哈马斯可能将燃料用于军事目的。但联合国援助机构反驳了这一说法,表示进入加沙地带的燃料会受到严格监督,并声明,燃料主要为污水处理设施、医院和其他关键基础设施提供电力,避免人道主义灾难。

图片

联合国还表示,临时停火协议正式生效四天以来,加沙地带运送救援物资的卡车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当地物资供不应求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数据显示,新一轮巴以冲突已经导致170万加沙地带民众流离失所。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26日透露,目前进入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相比当地的人道主义需求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在27日的记者会上透露,以色列和哈马斯同意将临时停火协议延长两天,为加沙局势带来了“一丝希望”。可是,即便有两天停火,让更多人道主义物资进入加沙地带,人道援助也无法满足当地人民的需求。

马斯克到访以色列,

中方肯定双方释放被扣押人员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表示,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当地时间11月27日会见了到访的美国富翁马斯克,两人一同参观了以色列南部卡法阿扎基布兹地区,那里曾在10月7日哈马斯发动的袭击中遭到破坏。同日晚些时候,马斯克在X上发帖,称“虽然听起来很老套,但我希望世界和平”。

据报道,马斯克曾在今年10月提议用“星链”卫星互联网支持在遭受停电的加沙地带与“国际公认的援助组织”保持通信联系。以色列通信部长什洛莫·卡尔希在11月27日表示,以色列和马斯克已原则上达成协议,“‘星链’卫星设备只能在以色列通信部批准的情况下在以色列运行,包括加沙地带”。

图片

当地时间11月27日,马斯克(左)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中)到访以南部卡法阿扎基布兹地区。图片来源:以色列总理办公室

另一方面,中方也肯定了哈马斯和以色列的临时停火协议。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直言,“通向和平的步子再小也值得鼓励,保护平民的困难再大也应当克服”。中方欢迎一切有利于促成停火、缓解局势的努力,呼吁有关各方切实落实联合国安理会第2712号决议和联大紧急特别会议相关决议,共同有效履行临时停火协议并使其得到延长,实现真正持久的停火止战。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数据采集分析:陈泽然

制图:何欣

数据来源:外交部、联合国、以色列国防部、哈马斯发言人、卡塔尔外交部、以色列总理办公室、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巴勒斯坦在押人员协会、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媒体报道

图片来源:新华社等

统计截止日期:当地时间2023年11月27日

编辑:陈泽然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精算狮
【专题】巴以战事继续升级,已超1.91万人死亡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