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将建37km内河碧道网、48.8km外江碧道线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3-11-28 19:51

2020年,广州正式印发《广州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2019-2035年)》,提出至2025年,全市建成碧道1506公里;至2035年,全市建成碧道2000公里的总体目标。何为碧道?以水为纽带,以江、河、湖、库以及河口岸边带作为载体,一条统筹生态、安全、文化、景观和休闲等多重功能的复合型廊道。

据统计,目前南沙区已建成并验收碧道60.9km,包括蕉门河碧道、灵山岛尖碧道、凫洲水道碧道、十九涌水道碧道等。其中,蕉门河碧道作为城区新名片,近年来成为街坊们锻炼休闲、亲近自然的新去处。

图片

蕉门水道碧道。

据介绍,蕉门河全长6260米,位于黄阁镇和南沙街区域的中心,南接蕉门水道,北临小虎沥水道,是南沙近年来着力打造的“城市客厅”。两岸建有2.5公里景观绿道、2.3公里生态驳岸,种植植物约5000株。在广州的千里碧道格局中,通山达海的蕉门河中心区碧道集自然美景、历史文化和现代设施于一体,是极具特色的都市型碧道。

图片

广州南沙新区蕉门河畔,别有一番“精致城区”的风味。

《广州市南沙区蕉门河中心区碧道网规划建设方案》显示,南沙区将打造韧性、活力、便民、可持续的蕉门河中心区碧道系统网络,包括总长37km的内河涌碧道网,以及48.8km的外江风情碧道环线。规划建设形成“一横——山海绿道”(主要为凤凰湖-金洲涌-槽船涌及周边支涌)、“一纵——都市游廊”(主要为蕉门河及周边支涌)、“一环——海滨风情”(主要为环虎门水道至蕉门水道外围)的总体碧道系统,构建完整通达的碧道水网。

其中,“一横——山海绿道”属于内河涌碧道网,项目长度为21.6km,打造连系山海的生态绿轴,范围包括鬼横涌碧道、坦尾涌碧道、凤凰湖碧道、蕉门村涌碧道、金洲涌碧道、槽船涌碧道和板头涌碧道等,由凤凰湖开始,经过金洲涌、槽船涌直至入海口结束。周边途径都市商务片区、居住区、产业园等,功能分区依据周边需求特征依次可分为绿境生栖、城市秀场、水滨栖居、岭南水乡以及生态河口五大分区。

值得一提的是,这段碧道项目的设计定位为“城市展廊”,还将采用景墙、文化铺装等景观载体宣传南沙的城市历史,讲述南沙故事,打造南沙城市文化主轴。同时,碧道上将建设街角运动场、观鸟园、水湾花园等重要节点空间。观鸟园设置潜水湿地、芦苇丛、泥滩等多种生境,招引多样鸟类留住栖息,适当设置小型观鸟平台,供市民观景、摄影。此外,碧道上还将增设口袋游园,由于周边酒店、商业广场、沿街店铺、居住小区等较多,将临水设置包含读书、休憩、社交等小尺度空间于一体的口袋公园,以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

“一纵——都市游廊”为内河涌碧道网的一部分,项目长度为15.4km,范围包括蕉门河碧道、十顷涌碧道、沙螺湾涌碧道、金沙涌碧道、中围涌碧道、私言涌碧道、乌洲涌碧道和东里新河涌碧道等。根据周边需求及场地特征,将其分为欢乐水乡带、水岸风光带、城市客厅区及滨海花园区。其中,水岸风光带将建设水乡码头、音乐喷泉湾等节点。具体而言,水乡码头将结合现状,开展水上运动、龙舟赛、游船等体现南沙当地特色的活动。音乐喷泉湾将结合岭南风情特色元素,在水岸景观开阔带设置音乐喷泉广场,结合灯光营造浪漫气氛。

“一环——海滨风情”项目则是将整个蕉门河中心区包围起来,形成外江大碧道环线,范围包括小虎沥水道碧道、虎门水道碧道、凫洲水道碧道、蕉门水道碧道等。该项目将打造独具特色的滨海环线,重要节点空间包括海上客厅、国际邮轮游艇中心、悦读花园等。其中,虎门渡口所在区位范围定位规划为“海上客厅”,并覆盖水上运动中心、特色海鲜市场、渔人码头、海上游览客运中心、滨海艺术中心等。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张德威 陈卓睿 通讯员 南沙区水务局

编辑:张德威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