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公安部公示了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名单。不少珠海市民发现,在名单列出的100个派出所中,有一个眼熟的名字——珠海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唐家派出所。
“这是上级部门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离不开市民对我们的支持。”唐家派出所所长马勇表示,接下来将继续优化工作模式,进一步将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扬光大。
截至2021年底,广东全省共有超过2500个公安派出所,本次公布的名单中,仅有4个“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来自广东。唐家派出所因何在众多派出所中脱颖而出?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唐家派出所又有哪些独特的“招式”?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近日来到唐家派出所,深入探寻百年古镇背后的“枫桥密码”。
警力靠前、主动作为
防止“小矛盾”酿成“大麻烦”
工作日的上午,记者走进唐家派出所一楼大厅。在服务前台,几位民警正在耐心解答群众的咨询,后方走廊不时有民警进出,现场秩序井然。在大厅一侧,唐家派出所所长马勇正与几位民警沟通近期的工作事项。
尽管“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暂时告一段落,马勇的神情仍然略显严肃。采访期间,马勇的手机不时响起,他不得不多次走到屋外回电。“还请见谅,我们的工作确实比较繁忙。”
对于唐家派出所而言,工作的繁忙其来有自。唐家派出所坐落于珠海市高新区唐家湾镇,辖区下辖6个社区,人口达12.4万人。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唐家湾镇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派出所辖区也逐渐呈现出中高档住宅小区多、外国人多、高新技术企业多的特征,人口结构日趋复杂,为派出所的工作带来了挑战。
马勇介绍,辖区超过60%的居民属于外地户籍,很多居民由于人生地不熟,外加怕麻烦、有顾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与其他人发生纠纷时,往往不会第一时间向警察求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靠前一步、主动作为,对社区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实现对潜在问题的提前化解。”
据了解,唐家派出所主动将社区警务力量融入社区综合网格体系,通过社区警务室与居委会同址办公、社区民警担任社区党委副书记等措施,实现社区警务室和居委会捆绑联动。同时,利用微信、粤政易等平台组建工作群,依托“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提前介入、及时跟进化解社区排查掌握的可能引发警情案件的风险隐患,防止“小矛盾”酿成“大麻烦”。
马勇同时表示:“我们还积极向社会公布派出所前台和社区民警、辅警的联系方式,推动社区民警、辅警加入辖区小区业主群,持续开展防范宣讲,接受居民线上咨询,进一步拉近民警与群众的距离。”
李永飞是唐家派出所后环社区民警,他表示,刚进入社区时,为了提升群众对自己的信任感,自己将居民需求相对较大的公安政务服务办理指南进行整理,在小区业主群内推送,并附上自己的电话号码,方便有需要的居民。
“平常遇到居民,我们会主动打招呼,向他们宣传反诈知识,加深居民的印象。刚开始没人来找我,后来大家彼此熟悉了,我一天最多会接到十几个求助,有居民遇到困难,甚至还会找我们倾诉一两个小时。”李永飞这样说道。
持续创新工作机制
组建社区纠纷化解团队
2023年9月,李永飞了解到社区内这样一起纠纷:台风“苏拉”登陆珠海后,某小区一位住户发现,因楼上住户未做好防水措施,自家阳台天花板出现严重渗水。小区物业表示,其情况不属于物业维修范围,楼上住户虽然同意出钱维修,但拒绝全额承担费用。
“对此,我们与‘后环邻里守望互助队’专程上门对双方进行调解,并协助寻找维修人员。由于双方态度都较为强硬,我们还与维修师傅协商,适当调整了费用,并与小区物业为师傅后续维修提供便利。”李永飞表示,经过多方调解,楼上住户最终同意全额承担费用,矛盾得到圆满解决。
参与调解的“后环邻里守望互助队”,系唐家派出所辖区内6个社区纠纷化解团队的其中一员。据了解,唐家派出所依托治安调解工作规范,创新提出“1+N”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调处工作法,由社区民警牵头,联合社区老党员、治安积极分子共同组建了一批纠纷化解团队,力求将矛盾在社区内解决。以后环邻里守望互助队为例,通过组建专业调解队伍,该互助队近3年排查调解矛盾纠纷102宗,调解成功率达99%。
与此同时,唐家派出所还通过整合辖区网格员、物业保安、快递员等力量,组建了一支5000余人的“唐家卫士”队伍,通过将群众反映的问题、民生需求及时推送给民警,做到对矛盾纠纷的及时介入。
各项举措的成效,在统计数据中清晰呈现:尽管7年来人口快速增长,唐家派出所辖区矛盾纠纷化解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80%的矛盾实现在社区就地解决。
马勇表示,唐家派出所各项创新举措的落实,在为公安参与基层治理增添新力量的同时,也逐渐在居民心目中树立起了“品牌”。“这不仅为群众提供了便利,也增强了群众对我们的信任感。在此基础上,发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也就更加容易了。”
汇集社区各界力量
群策群力赋能基层治理
基层治理需要街道、居委、公安等单位的配合,更离不开广大居民的积极参与。对此,唐家派出所又有哪些举措?
马勇表示,针对辖区外来人口多、流动性大的特点,唐家派出所通过吸收人大代表、社区代表、驻村律师、退休党员代表、社会贤达、治安积极分子等各界人士,成立了“唐仁议事团”。“群众遇到矛盾纠纷,社区可以组织议事团成员与当事人开会协商,当事人讲清事情来龙去脉,议事团成员做点评、提建议,社区书记或者民警做总结,大家群策群力解决问题。”
珠海市公安局治安警察支队四大队副大队长梁晶晶介绍了这样一个案例:在后环社区某小区,一位住户多次反映其楼上住户发出噪声,由于双方多次沟通均未能解决问题,矛盾有逐步升级的趋势。“唐家派出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会同居委会、街道、心理服务人员与当事人在社区警务室进行协商,最后街道出钱为楼上住户铺设了隔音垫,楼上住户也向楼下住户赔礼道歉,得到了楼下住户的谅解。”
化解辖区内矛盾纠纷,只是“唐仁议事团”的其中一项工作。据悉,为帮助新居民尽快融入社区,“唐仁议事团”还定期为新居民送上“来唐第一课”,介绍辖区基本情况、近期常见的矛盾纠纷、高发警情和诈骗手法,并为新居民送上包含反诈提醒手册、辖区各种群防群治队伍介绍等物品的“新唐家人礼包”。
梁晶晶表示:“这些礼物虽然谈不上贵重,但能够让新居民意识到社区、公安能够为他的生活提供哪些帮助,进而引导新居民关心辖区事务,实现从‘居住’到‘参与’状态的转变,提升其归属感、获得感。”
各项举措的落实,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评价。2022年以来,唐家派出所累计获群众以写信、来电、赠送锦旗等方式致信80余件(次),辖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均位列全市第二(不含海岛派出所),并助推高新区群众安全感在全省各县区位列第一,群众对公安工作满意度位列全省第十、全市第一。
在梁晶晶看来,群众的好评是唐家派出所持续优化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唐家派出所充分基于辖区实际情况,制定各项有针对性的举措,将‘枫桥经验’落到了实处;另一方面,唐家派出所通过党建引领,本身保持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并不断荣获‘一级公安派出所’‘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全省五星派出所’等称号。这些荣誉激励着全体民警,让大家拥有充分的动力把工作做好。”
马勇表示,本次获评“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离不开全体民警的共同努力。“接下来,我们将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实际行动解决辖区居民‘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提升居民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
“特区警事” 栏目 出品
统筹:南都记者 王靖豪
课题组成员:张景淞
编辑:王靖豪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南都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