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前10月保费收入4.52万亿元,同比增10.13%

南方都市报APP • 湾财社
原创2023-11-30 18:14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2023年10月保险业经营情况。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52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行业汇总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0.13%;原保险赔付支出1.52万亿元,同比增长20.92%。

具体来看,今年10月份,财产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情况呈现明显分化。数据显示,财产险公司取得保费收入1049亿元,同比增长5%,人身险公司取得保费收入1592亿元,同比下降6.2%。

资金运用方面,截至10月末,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27.0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98%。其中,银行存款2.58万亿元,债券12.05万亿元,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3.38万亿元,占比分别为9.55%、44.56%、12.51%。受存款利率下降及权益市场波动影响,银行存款及权益类投资环比下降,债券投资占比有所增加。截至10月末,保险业资产总额29.42万亿元。

财产险公司前10个月保费增长7.16%

10月新车销量景气带来车险保费稳健增长

从财产险公司情况来看,今年前10个月共取得原保险保费收入1.34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6%,保险金额同比下降9.51%,赔款支出增长17.88%。

分险种来看,车险、责任险、农险、健康险、意外险保费收入分别为7036亿元、1094亿元、1328亿元、1629亿元、434亿元。其中,车险保费占财产险公司总保费的52.39%,车险保费同比增长5.88%,较上月不断提升。

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车销量景气带来车险保费稳健增长。据东吴证券分析,10月新车销量单月同比增速13.8%,增速较上月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低基数效应预计仍将延续至年底。

此外,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非银金融研究团队指出,受非车险业务拖累,10月单月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环比略有下滑,主要为农险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负增长。

从财产险公司整体保费、保额和赔款的同比变化来看,今年前10个月,财产险公司赔款支出同比增速明显高于保费增速,而保额增速则是不增反降。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保额同比下降近10%,金额约为1059万亿元,这主要是受意外险的影响。今年前10个月意外险保费较去年减少了68亿元,而意外险具有很高的杠杆属性,保费低、保额高,根据以往的费率测算,其对应的保额约为500万亿元,这是导致保额同比下降的主因。同时,随着短期健康险市场逐步回归理性,虚高保额得到改善。两因素共同导致今年前10个月财险公司保额同比下降。

此外,在陈辉看来,前10个月财产险公司赔款支出同比增长17.88%,主要是因为车险经营逐步回归正常。2022年,车险赔付率远低于预期,今年车辆出行恢复正常,赔付率较去年有所提升。同时,今年灾害导致农业保险、财产险等险种赔付率上升。整体来看,赔款支出增幅在正常范围内,对财产保险业的经营影响不大。

人身险公司10月保费同比下降7.5%

或受产品定价利率下调等因素影响

从人身险公司情况来看,今年前10个月实现保费收入为3.17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1.43%,保险金额同比增长8.21%,赔付支出同比增长24.89%。分险种来看,寿险、意外险、健康险保费收入分别为2.49万亿元、398亿元、6429亿元。

而单看10月份,人身险公司取得保费收入约1139亿元,同比下降7.5%,增速显著下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非银金融研究团队分析,预计主要受产品定价利率下调、银保业务“报行合一”强化费用管控以及保险公司战略重心转向筹备2024年业务营销等因素影响。

中华联合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博士邱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同样指出,造成保费收入波动较大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自8月1日起,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全面下调;二是自10月份开始不少险企将工作重心转向了备战2024年“开门红”;三是自9月份开始,监管机构实行更加严格的监管制度,在各渠道强调“报行合一”。多种因素共同使得今年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波动大:开局成绩并不亮眼,1月份保费同比仅增长4%,而到7月底,人身险公司年内累计保费同比增速扩大到14.98%;到10月底,这一增速回落至11.43%。

展望后续,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居民的保险储蓄需求仍然旺盛,新定价产品仍具一定竞争力和吸引力,预计高基数下保险行业2024年仍然能够实现NBV正增长,维持行业“增持”。此外,历经近年来行业转型改革,代理人队伍和业务水平已有所优化,人身险业有望持续走出复苏周期。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罗曼瑜

编辑:罗曼瑜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