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故障电池数据遭篡改后重新使用,警方破获黑客犯罪

南方都市报APP • 时局快报
原创2023-11-30 16:28

南都讯 记者郭若梅 发自北京 近年来,以汽车数据为核心的新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此前曾发生新能源车企用户数据疑遭窃取事件。11月30日,公安部发布打击黑客犯罪十大典型案例,介绍一起发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内的黑客犯罪案件,即上海嘉定新能源车“克隆”电池案。

公安部介绍,2023年5月,上海公安机关发现辖区某新能源车企动力电池数据存在异常。通过企业信息系统排查,有多个ID的动力电池在北京、江苏、上海、福建等多地同时出现并使用的情况。

经深入分析发现,这些ID号的车辆在之前都因交通事故而被后台锁住了电池组,无法充电和行驶,相关电池组内的数据极有可能被人为盗刷篡改,破解锁定功能。此类被锁定的故障电池重新上路行驶,极有可能引发电池短路甚至起火等高危情况,严重危害驾乘人员生命安全,造成极大交通安全隐患。

2023年6月,上海警方辗转多地将4名犯罪嫌疑人悉数抓获,并缴获了一批用于盗刷电池板的电脑、硬盘、芯片读写器、超级编程器等工具,切实保障了企业和车辆使用者的利益及安全。

公安部表示,伴随新技术、新业态、新应用的不断出现,黑客犯罪也将呈现新的规律特点。公安机关将紧跟犯罪形势,创新打击策略,坚决遏制黑客犯罪发展蔓延,保障网络空间安全有序。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