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下午,广州市卫健委发布了广州11区可以提供儿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名单,共119家,(一键可查广州医院儿科信息)基本都是较大规模的三级医院、二级医疗机构,包括大家熟悉的各大三甲医院。
实际上,在离市民最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一部分也设置了儿科门诊,有的甚至周末也开诊,是附近居民的“宝藏资源”。
近日,南都记者梳理了各区社卫中心的儿科门诊开设情况发现,约有四分之一的社区医院开设了儿科门诊,其中以白云区的最多,天河、海珠区也有少量社卫中心开设了儿科门诊。
广州中心城区开设儿科门诊的社卫中心名单(初步统计)
海珠区:
昌岗街社卫中心
琶洲街社卫中心
(可通过“海珠健康家园”预约挂号)
天河区:
棠下第二社卫中心
长兴街社卫中心
(可通过“健康天河”预约挂号)
白云区:
新市街社卫中心
太和镇卫生院
人和镇卫生院
黄石街社卫中心
均禾街社卫中心
钟落潭镇卫生院
石门街社卫中心
三元里街社卫中心
江高镇卫生院
石井街社卫中心
同德街社卫中心
同和街社卫中心
鹤龙街社卫中心
白云湖街社卫中心
龙归街社卫中心
(可通过“健康白云”预约挂号)
社区医院中约四分之一设有儿科门诊
社区卫生中心一般在每个街、镇均有设置,功能以免疫接种、儿童保健、家庭医生、全科诊疗等为主,但具体规模、科室设置有较大差别。
南都健闻记者查询了广州海珠、越秀、天河、荔湾、白云、黄埔区的社卫中心预约挂号系统发现,海珠、天河、荔湾、白云区都有区级的统一预约平台,分别为“海珠健康家园”公号、“健康天河”公号、“荔卫社”公号、“健康白云”公号,越秀、黄埔区暂无区级的社卫中心预约平台,各社卫中心自己的公号上会分别发布自己的预约挂号途径。
南都记者按照预约平台上的号源信息粗略统计下来,广州百余家社卫机构中,大约有四分之一设有儿科门诊。
不过,没有开设单独的儿科门诊,不意味着不能接待儿童患者。一方面,所有社卫中心都设有全科门诊,其诊疗对象也包括儿童,但一般的全科医生不具备儿科专长;另一方面,也有的社卫中心拥有儿科专业的医生,由于未单独设置儿科而在全科门诊出诊,如,在海珠区江海街社卫中心,有一名从业30多年的儿科专科医生,平日在全科门诊诊室上班,周围熟悉的街坊都会找她为孩子看病。
南都健闻记者随机走访了一家荔湾区的社卫中心,该中心并未设置单独的儿科门诊,工作人员表示,全科门诊的医生也可为儿童看诊普通疾病,但中心没有专门的儿科药物,也没有儿科特长的医生,如果要找专业儿科医生,还是建议去设有儿科门诊的医院。
海珠区江海街社卫中心,儿科医生李广华在接诊儿童患者。
白云区的社区医院儿科门诊最多
在南都健闻记者查询的几个区中,白云区是在社卫中心开设儿科门诊最多的。“健康白云”公号的预约平台上,46家街镇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中,有15家设有儿科门诊。镇卫生院一般规模较大,都设有儿科门诊,一些规模较大的街道社卫中心也设有儿科门诊,如鹤龙街社卫中心,儿科有6个医生出诊;白云湖街、龙归街社卫中心也分别有1名儿科医生出诊。
天河区的24家社卫中心中,有2家设有儿科门诊,分别是棠下第二社卫中心、长兴街社卫中心。棠下第二社卫中心有至少2名专业儿科医生轮流坐诊,周一至周六均全天有人出诊,记者在周五(11月24日)上午还能挂到当天下午的号,同时也能看到周六有十多个号剩余。
在天河区长兴街社卫中心,周五当天记者在预约系统看到,两名医生还有不少号可挂,周六、周日全天都有医生出诊,半天20个号,周五时都可预约。根据挂号预约系统,该中心两名儿科医生周一至周五都全天坐诊,周六、周日?轮休一天。
在荔湾区,“荔卫社”小程序上可以预约挂到各社卫中心医生的号,但并不分具体科室。
在越秀区,各社卫中心分别有自己的预约挂号途径,据区卫健局官网的介绍,18家社卫中心基本不开设儿科门诊。不过越秀区有一座区级儿童医院,越秀区儿童医院,是一家二级儿童专科医院。
在海珠区,通过“海珠健康家园”公号可以预约各社卫中心的号源,其中昌岗街、琶洲街社卫中心开设了儿科门诊,其他大部分也没有单独设置儿科门诊,儿科诊疗被纳入全科门诊中。
少数社卫中心儿科有周末号源
大多数社卫中心儿科医生的出诊时间在周一至周五,但也有部分社卫中心在周末也会开放儿科门诊,如天河区的棠下第二社卫中心、长兴街社卫中心,白云区的江高镇卫生院、鹤龙街社卫中心、白云湖街社卫中心,都有周末的儿科号源。
由于儿科医生数量有限,排班、放号时间不同,预约系统中并不是随时都能看到出诊排班,市民要挂社区儿科号的话,需要不同时间多刷几次。
现阶段,专业儿科设置更多地集中在儿童专科医院、大医院儿科,基层医院的定位更多地偏向全科诊疗和免疫保健,那么,社区医院到底有没有必要设置儿科专科呢?从家长的角度看,离家近、够专业的儿科医生当然是急需的。
从医生的角度看,社区医院儿科医生李广华认为,社区其实是很需要儿科医生的地方,一方面,儿童常见病的诊疗并不复杂,社区医院有条件、有技术诊疗,“孩子的常见病,比如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病,在刚发病的阶段,在社区医院都是能解决的,家长也容易掌握”。
另一方面,相对不拥挤、看诊时间更宽裕的社区医院也更适合儿童,“儿童的特殊之处在于,很多症状不能自己表达,儿童可以使用的药物也很有限,需要医生细心、耐心地观察孩子的总体状况,与家长耐心沟通治疗、护理事宜,这些在社区医院更有条件做到”。
李广华说,她在社区医院工作30多年,很多她看过病的孩子,长大了也愿意找她看病,甚至带着自己的孩子过来找她看病,有时还会特意找她聊聊天,“孩子的感情是最真挚的”。
扫码可查询广州市二级、三级医院儿科信息
采写:南都记者 李文 技术:麦毓轩
编辑:李文,游曼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呼吸道疾病阻击战
防治呼吸道疾病 构建健康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