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郑永年:跨越“中等技术陷阱”是关键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科创
原创2023-12-01 11:33

11月30日-12月1日,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主办的首届广州论坛在穗举办,本次论坛主题为“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30日当天,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布了包括《跨越中等技术陷阱》系列研究报告、《2024年国内外政经形势预测》报告、《国内外先进制造业发展报告》和《湾区共同市场:愿景与行动》研究报告等多份智库研究成果,并与多位到场学界专家进行交流。

图片

郑永年发布《跨越中等技术陷阱》系列研究报告。

“近年来,我和我的研究团队一直在思考中国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从发展中经济体提升成为发达经济体。”据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教授介绍,通过对欧美、日本、“亚洲四小龙”等发达经济体和拉美、亚洲那些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的比较分析,研究团队提炼了一个新的概念,即“中等技术陷阱”。

郑永年表示,“中等技术”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中等技术陷阱”中所指的含义主要是就外部而言,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或者国家群体间的技术水平比较。而无论是从供应链、产业链还是价值链等维度看,我国目前的技术发展大体上正处于中等水平。

“这主要体现在几方面,一是原创性的技术创新还是少之又少,二是即使就应用技术而言,中国在1~10的刻度内仅处于4~7的位置,未达到8~10 的技术水平,也就是说,在很多领域还没有达到世界顶尖水平,许多核心技术及关键零部件对外依赖度依然很高。”郑永年说,此外,中国在某些应用技术领域虽取得了世界领先水平,但这些领域还处于零散的状态而没有形成系统。

郑永年认为,从世界经济史的经验来看,无论是最先实现工业化的西方国家,还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成为发达经济体的后发国家,抑或是那些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技术升级和由此产生的产业升级是一个国家从中等收入跨越到高收入经济体的关键与核心。一个经济体如果要从中等收入水平提升为发达经济体水平,必须跨越“中等技术陷阱”。

如何跨越“中等技术陷阱”是一个涉及面众多的话题。为此,郑永年介绍,研究团队围绕如何跨越“中等技术陷阱”这个研究课题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包括《科技规则、规制、标准建设与跨越中等技术陷阱》、《如何改进应用技术系统》、《风险投资如何助力中国跨越中等技术陷阱》、《跨越中等技术陷阱科创高地的角色与作用》等,有11篇文章已初步发表,总计约30篇。系列成果中的一部分以专栏形式发表在《中国科学院院刊》中,未来也有出书计划。

发布会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讲座教授、碳中和与气候变化学域署理主任齐晔教授对如何跨越“中等技术陷阱”系列研究点评认为,“中等技术陷阱”这个概念所覆盖的领域是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特别是长期持续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其创新在于在原来主要只是经济学视角观察这两个变量关系的基础上同时引入了包括地缘政治等方面的影响。同时,相比“中等收入陷阱”主要讨论生产关系,“中等技术陷阱”的分析视角更多是从生产力的角度。

图片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讲座教授、碳中和与气候变化学域署理主任齐晔。

齐晔认为,系列研究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特别是针对我国目前的阶段,“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目前如何走出经济放缓的情况之下或者能不能走出去,如何走出去就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日同时发布了《2024年国内外政经形势预测》报告、《国内外先进制造业发展报告》和《湾区共同市场:愿景与行动》研究报告等多份智库研究成果。据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研究员易达介绍,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成立至今刚满两年,目前已形成报告数量超100份。

出品:南都湾财社·科创工作室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徐劲聪

编辑:徐劲聪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