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人数同比减少7.6%,广东艾滋病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3-12-01 16:34

2023年12月1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旨在强调艾滋病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全社会要共同参与,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凝心聚力,目标一致,共同抗击艾滋病,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当天,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越秀区联合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了“世界艾滋病日”现场宣传活动。广东省政府和广州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出席现场活动并致辞。

图片

监测显示,广东全省艾滋病疫情整体处于低流行水平。截至2023年10月底,全省累计报告现住址在广东的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88432例,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1027例,艾滋病病人37405例。自1986年至2023年10月底,累计报告死亡29869例。2023年1—10月全省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7514例,比去年同期减少4.3%;其中感染者4946例,病人2568例,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7.6%和增加2.7%。


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

确诊者、感染者长期随访率达89.6% 

当前广东艾滋病疫情呈现整体处于低流行水平,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和粤西地区;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异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男男同性性传播比例维持较高水平;高年龄组病例占比持续增高;感染者和病人中非广东籍比例高四个方面的特点。

截至2023年10月底,全省建有115个艾滋病监测哨点及2819个艾滋病检测实验室。2023年1—10月,全省艾滋病检测量约201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0.5%。HIV/AIDS(感染/确诊)随访率为89.6%。

广东省还在创新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上下功夫。

基于“查呗”的“线上-线下-线上”城市VCT网络服务模式从广州延伸覆盖至全省7个地市;开展易感染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干预工作,促进高危人群检测。通过学生同伴教育培训、“魅力讲师”大赛、情景剧大赛等多形式激发学生和教师创造性开展校园防艾宣传;多部门联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推进宣传教育“进社区、进企业、进医院、进校园、进家庭”。

广东成第一批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省份

血液、母婴、性传播是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广东也一直致力于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果。

近5年,全省有99%以上住院分娩孕产妇接受艾滋病免费筛查,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从2018年的2.21%降至2023年10月的1.32%。11月,广东省顺利通过国家消除母婴传播评估,广东获评全国第一批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省份。

与此同时,广东还在制度层面加强艾滋病防控工作。于2023年3月开始实施的《广东省艾滋病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制度建设方面入手,着力规范宣传教育主体责任,优化监测与检测服务,完善疾病预防和控制、治疗和救助等制度机制,将更加规范、高效、有力地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

图片

治疗即预防

超98%的艾滋病患者治疗后实现病毒抑制


目前,全省共有86个治疗点为患者提供抗病毒治疗服务,覆盖全省21个地市,提升了服务的可及性。截至2023年10月全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覆盖率达到89.4%,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成功率98.2%,治疗病死率持续下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中心主任李凌华告诉南都记者,目前以广医市八为代表的定点收治医院都在加强艾滋病预防、诊疗“一站式”服务建设,缩短了确诊-治疗时间,加强了病人的随访管理,降低了失访率,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和及时性。

图片

目前,在该院就能通过严谨的实验室检测就能诊断是否感染、确诊。这相比于既往要通过疾控中心环节最终确诊又大大缩短了从确认到治疗的时间段。“在我们医院,98.6%的患者经过治疗是能实现病毒抑制的,而剩余未能通过一线治疗方案实现病毒抑制的,我们也会跟踪随访找到原因加以解决。通过提醒患者规范使用药物,替换部分药物等方式来实现病毒抑制。”她表示,对于艾滋病疫情防控而言,实现病毒抑制的患者其传播疾病的风险很低,积极治疗就是一种积极的预防。

医疗保险对于艾滋病治疗的覆盖,也在助力艾滋病患治疗依从性和病毒抑制效果的提升。李凌华主任表示,目前该中心累计治疗的2.4万名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中,有大约70%的完全使用国家免费提供的一线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其余大多则是根据医保情况来选择非国家免费提供但纳入医保支付的药品。

图片

非职业暴露预防阻断需经过专业诊断

自行网购阻断药存在风险

随着艾滋病防控科普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都获悉了疾病阻断技术,并在发生高风险行为后,知道前往阻断门诊进行药物干预。广东省也在持续推进艾滋病病毒非职业暴露预防阻断的医学干预,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暴露前和暴露后预防宣传,对降低高危人群感染风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已公布全省暴露预防的定点医疗机构开诊信息、咨询电话等。

目前类似从事暴露预防工作的医疗机构,已经从2019年11个治疗点增加到了目前的41个。2022年至2023年6月已为近1.5万例非职业暴露前及暴露后就诊者提供咨询及预防用药。

“对于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的高风险行为者,建议前往定点医院就诊。”李凌华主任表示,在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感染状况不明者发生了无保护的性行为,或共用针具吸毒等高风险行为后,可以使用阻断药,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阻断药要在2小时、24小时、72小时内等几个关键时间窗内服用,服药越早,阻断效果越好,一旦服药,必须连续服用28天。“我们不建议在缺乏专业判断时自行网购阻断药物,这存在造成感染后耐药和带来较严重肝肾损害的风险。临床实践中,因为自用阻断药物而出现耐药、肝功能损害的病例并不少见。”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粤卫信 刘琪莎

编辑:王道斌,游曼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2023“世界艾滋病日”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