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中华“衣冠上国”的不俗侧面,《百工百衣》重磅出版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3-12-04 11:09

“京都有四百四十行”,“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造就士、农、工、商、兵、僧、道、相、医、吏、艺、丐、罪“百工百衣”职业风尚。

《百工百衣——北宋平民男服详考与图绘》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该书由黄智高、刘淑丽共同撰著。

图片

“百工百衣”是用小人物的职业风情铸就的一朵黄河服饰文明奇葩,独特前卫,雅俗共处,展现了中华“衣冠上国”的不俗侧面,更标志了以工商人群为核心的平民力量的崛起。

图片

《百工百衣》内页。

图片

《百工百衣》内页。

全书以《清明上河图》、开化寺壁画等传世图像,借助其他传世文物、有效文献及相关纪实性图像资料,以精于比例与服饰细节的图绘研究,力图还原、放大、细化北宋士、农、工、商、兵、僧、道、相、医、吏、艺、丐、罪等北宋“百工百衣”职业服饰风尚面貌。

同时,本书选取“百工百衣”风尚特色个案,在图绘形象中予以色彩、材质、结构、廓形、工艺等要素的推敲与展现,尝试表达“百工百衣”风尚谱系,为其当代传承与创新提供参考。

图片

《百工百衣》内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纺织文物专业委员会会长在该书序言里写道:“《百工百衣》强调中华古国有章服之美,更有礼仪之大,使得服饰内容丰富精博,亦使礼仪规制有形可依,就此建构中华衣冠系统。中华古国也被天下四方奉为‘衣冠上国’。”

”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历代华服礼制的完整性和延续性,这正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黄智高、刘淑丽二位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好的尝试。“

编辑:黄茜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