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码头”24小时不停歇自动化作业,“智慧校园大脑”海量数据反哺学校科研和教学……近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改革开放45周年广东调研行”系列活动走进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见证了在科技创新引领下,广州南沙区在加快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设过程中的突飞猛进。
建设智慧港口
打造自动化码头范例
广州港南沙港区是全国最大的粮食接卸、仓储基地,目前已建成10万吨级以上集装箱深水泊位20个,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南沙四期也已投入运行。
南沙四期于2018年12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作为新一代智慧港口,拥有目前世界上智慧港口的最先进功能,包括5G技术应用、先进的数据中心、自动化装卸设备、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车、智能的车辆调度系统等内容。
南沙港四期。
广州港南沙四期码头工程技术部副经理李树沛介绍,南沙四期建设初期就确立了广州方案“智慧码头”的建设路线。
据了解,南沙四期是全球首例应用北斗导航系统和5G通信的自动化码头。针对南沙四期工程的特点,建设中采用了“单小车自动化岸桥、无人驾驶水平运输智能导引车(简称IGV)、堆场水平布置侧面装卸、港区全自动化”的技术路线。
同时,南沙四期也是全球首个将无人驾驶技术应用于IGV上的自动化码头。基于5G通信技术,港口实现IGV的无线定位,取代现有自动化码头磁钉导航方式,极大降低了建设成本。
此外,当电量剩余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小车会自动到充电桩充电,这种充电方式意味着24小时不停歇自动化作业得以实现,降低了人力成本。
调研团在现场看到,四期工程区域无人作业,小车自动化工作井然有序。
“相比其他自动化码头,南沙四期建设一大特点是采用了整体水平布局,这种方式是根据南沙港区以及珠江水系的特点来进行建设的。”李树沛表示,“通过这种水平布局,我们的小车可以实现从前沿的岸桥卸下箱子,直抵驳船泊位进行装卸。”
利用IGV可以将集装箱运输至每一个堆场箱区内的特点,“江海联运”流程可以在自动化区域内完成,这也将为南沙港区其他码头的自动化改造和升级提供借鉴。
李树沛告诉调研团,开发团队目前仍在不断尝试各种新的作业提升方案,提高系统的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随着南沙港铁路建成通车,海铁联运实现快速发展,在科技赋能下南沙港进一步向前迈进,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学科融合
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成立于2022年6月,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大学,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及《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颁布实施以来成立的首个内地和香港合作举办大学。
调研团在位于学校E3-2楼的校园大脑和元宇宙联合创新实验室了解到,智慧校园大脑是一块巨大的屏幕,它既是学校的窗口,也是学校日常的运营指挥中心。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及BIM技术,校园大脑汇聚了学校教学、科研及管理运营的数据,能直观地呈现学校日常运营的整体情况。
港科大(广州)智慧校园大脑。
工作人员表示,这些海量数据会反哺到学校的科研教学和日常工作中。例如,学校餐饮机构的数据会同步到校园大脑,依托大数据统计出的最受欢迎的餐厅和菜品,可以让后勤部做出科学的决策,逐步改善餐厅及菜品质量,提高师生生活质量。
元宇宙联合创新实验室由港科大(广州)与广东移动广州分公司共建,是港科大(广州)与央企携手成立的首个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以“元宇宙+教育”为核心应用方向,是兼顾产品创新、教学创新、科研创新的新型实验室。
实验室工作人员向调研团的成员介绍了目前已孵化出的第一项应用成果:元宇宙军事实训课程。该课程配合军训教学活动,以军事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为学生提供逼真的虚拟军事实训环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军事素养。现场演示的学生戴上VR眼镜,可以在虚拟空间内对枪支进行组装和拆卸,深入了解枪支构造;也可以穿越到虚拟靶场进行实弹射击。
元宇宙军事实训课程现场演示。
该项目由广东移动广州分公司与港科大(广州)陈雷教授团队、资讯科技处团队共同开发完成,其成功开发及应用,攻克了元宇宙项目游戏化、落地难的现实问题。
位于港科大(广州)W1的嗨呗海陆空创客空间,贯通一、二层,空间广阔,色调明朗。整栋建筑融入“从科研到科普”的贯通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科研项目落地、活动开展的空间。调研中,现场工作人员向调研团展示了3D打印技术、室内无人机飞行、智能科普设备等。
“我们现在整个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建构了一个融合学科的、创新的学术组织架构,只有在这样创新的学术组织架构下,才有可能进行融合学科的人才培养范式变革。”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育创新与实践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马近远博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马近远表示,为了应对世界和人类社会面临的日趋复杂的重大挑战,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采用全新的、融合学科的学术架构,以“枢纽”和“学域”取代传统学科学术架构的“学院”和“学系”,推动学科交叉融合,这在全球高等教育界是一项创举。
采写:南都记者 吴璇 实习生 陈俏丽
摄影:实习生 陈俏丽
编辑:吴璇